【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世说新语》,说谢安教家中小辈读书,忽然下起了雪。谢安想试试小辈的才学,就问,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有大聪明说,像撒盐一样。这时谢道韫站出来说,nonono,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加赞赏,谢道韫也因此获得“咏絮之才”的美名,这个王凝之就是谢道韫的丈夫。】

    东晋,谢府。

    尚且年幼的谢道韫眨眨眼,轻轻地拉了一下旁边谢安的衣袖:“叔父,水镜是在说我吗?”

    谢安很喜欢这个娇俏聪明的侄女,闻言摸了摸她的脑袋,慈爱道:“是,水镜说我的小侄女有咏絮之才,名传后世。”

    他想着水镜里透露出来的话,王谢两家向来有通家之好,王凝之他也知道,是王羲之的儿子,侄女嫁给他倒也是门当户对,想来王家公子,人品应是贵重,可托终身。

    【这个王凝之也是个人才,他深信五斗米教,孙恩攻打会稽的时候,他不听手下劝告,根本不设防,而是对着神像祷告,深信自己请到了鬼兵助阵,结果毫不意外被嘎了,只能说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刚刚觉得王家公子应该还不错的谢安:......

    不能嫁,绝对不能嫁!

    听完自己儿子光辉事迹的王羲之冷笑一声,开始满院子找有没有趁手的抽人工具。

    嬴政听完只觉无言,停顿了一会儿才评价道:“蠢材。”

    不过......他暗自思忖,楚棠为什么说封建迷信害死人?意思是求仙无用么?怎么可能!

    但他内心又隐隐有些动摇,前面楚棠还戏言提醒他不要乱吃丹药,会吃死人,还有那句“没有人可以对抗时间”,难道他的成仙也只是虚愿么?

    【谢道韫是个才女,极有胆识,在丈夫忙着求神拜佛搞迷信的时候,她已经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训练。后来孙恩大军长驱直入,王凝之和孩子都被杀害了,谢道韫亲自拿着兵器带领府中女眷杀敌,终因寡不敌众被俘。

    当时她的手里抱着还只有三岁的外孙,面对孙恩她丝毫不惧,大声说,大人的事何必牵扯孩子,要杀他先杀我!可谓是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比王凝之这个只知道求神拜佛的男人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好!好一个巾帼不让须眉!”刘彻激赏道。

    这谢道韫既有文采,又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当真是奇女子!

    武则天不屑地冷哼:“王凝之虚负王家公子之名,枉为男儿。呵,世家贵族,又有几个金玉人才?”

    想到关陇贵族,武则天的心中升起一阵深深的厌恶。

    东晋。

    谢安将尚还懵懂的谢道韫抱到怀里,心疼地抚摸着她的后脑勺,又骄傲又心酸。

    侄女有如此气节,令他欣慰,可这样一个玉雪可爱的女郎却所托非人,最后不得不直面屠尽自己家室的贼人,作为长辈,他却不免心疼。

    况且,谢安心下微沉,孙恩攻入会稽,那东晋......

    【幸好,孙恩此前就听过谢道韫的才名,如今见她如此临危不惧,又敬她风骨,不仅没有动手,还派人将她和外孙送回,其后谢道韫一直寡居于会稽。

    济尼曾言,“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但我觉得,还是称她为谢家女吧!是雅人深致、有林下之风、可以令豪杰折服的谢道韫,王凝之,根本不配。】

    曹操对这话十分认同,他想起蔡邕的女儿蔡琰,也是个极有文才的女子。他不乐章句,极爱文章繁华,谢道韫有咏絮之才,亦有军事之能,实在是惊才绝艳,让人想要一见。

    大明宫。

    李世民虽然早已熟知谢道韫的事迹,再听一次却仍旧感怀:“我想起姐姐了。”

    他没有用朕。他的姐姐,平阳昭公主,是能以微弱兵力征伐关中,与他会师攻入长安的女巾帼。可惜......

    李世民忽然想起之前在水镜中看到的画面,后世的女子,也可以从军么?那是不是说明,在他的大唐,也有许多如姐姐一般的女子被埋没?李世民心内的天平动摇了。

    【就像谢道韫不太看得上自己的丈夫一样,陶渊明也不太看得上王凝之,哪怕王凝之许他的官职是江州主薄——一个分量不轻的职位。】

    陶渊明轻声道:“王凝之固然庸才,当时官场风气亦令我不耻,故而我并未答应,在浔阳又住了六七年。”

    【但陶渊明毕竟还是放不下“兼济天下”的志向,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又复出了,投到桓玄帐下做幕僚。

    这个桓玄也比较有名,是桓温的儿子,据现在的史学家考证,桓家的祖上应该是三国时期,在高平陵之变中被司马氏杀掉的曹魏大司农桓范。】

    曹操眼睛一亮,在脑子里搜索了一下,嗯......暂时没有特别深的印象,不过可以回去让荀令君留意一下。至于那句被司马氏杀掉,曹操冷哼一声,已然在心中盘算起司马家的一百种死法。

    【桓温也是个枭雄,曾经三次北伐,可惜最后失败了。他北伐其实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但客观上确实打击了北方异族。当年他北伐前秦,转战灞上,迫使苻健退守长安城南,关中百姓牵牛担酒夹路迎接,许多老人甚至失声痛哭,说没想到今日竟然还能见到官军。

    沦陷北方的百姓,每一天都在期盼着王师北上。这样翘首以盼的百姓在南宋再次出现。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这是范成大出使金国,路过汴京的感慨。】

    “啪——”预知的杯子重重落到地上,赵匡胤眼前一阵发黑,几乎站立不住。

    “陛下!”内侍慌忙想要上去搀扶,离得近的赵光义一把将身边的皇帝扶住,故作紧张道:“皇兄您没事吧!”

    赵匡胤气得浑身发抖,血气上涌:“汴京......金人占领了汴京。这帮孽障,简直......简直愧对祖宗!”

    即使开始已经听到了南渡,再得知汴京沦陷也仍旧给赵匡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何况这首诗,寥寥几句,浅显直白,却字字沉痛,几乎扎进了他的心里。

    但这还没有结束。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陆游笔下,沦陷区百姓痛苦而又无望地□□。】

    赵匡胤赤红着眼,已经说不清是痛还是怒,赵氏子孙,无德啊!

    南宋,山阴。

    赋闲在家的陆游痛苦地佝偻下身子,一手盖在眼上,似是想要掩盖内心的创痛。他的另一只手上捏着一张诗稿,被捏住的一角几近残破,墨色的“王师”二字近似鲜血淋漓。

    王师,王师何日才能北定中原?

    咸阳。

    嬴政也被诗中传递出的沉痛情绪所感染,不过他心里还有些疑惑,前秦,又是什么国家?那异族,竟敢以“秦”为国号?!

    始皇陛下愤怒了。

    大明宫。

    李世民为诗中的百姓苦楚难过,他想起当年征伐所见,乱世之中百姓岂有安乐之所?更何况那宋人还在异族的统治之下,怕是水深火热。

    “这宋朝,怎会沦落至此?”长孙无忌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摇头,诗里的血泪隔着文字依旧刺目惊心。

    李世民突然反应过来,满腔怒火:“唐宋唐宋,宋夺了我李唐天下,就是这么糟蹋的?!”

    【只是南北朝毕竟是礼乐崩坏的时代,桓温毫无疑问也想造反,最后被王谢家族联手摁下去了。桓玄,史书记载长得很帅,但因为父亲晚节不保,所以开始一直是被怀疑的对象,二十三岁才开始当官,最后在荆州站住脚,陶渊明就是在这里投奔他的。

    当时,朝廷里最大的奸臣是司马氏的亲族司马道子,桓玄跟司马道子有过节,陶渊明觉得桓玄能力大,肯定能搞定司马道子,拨乱反正。他决定在桓玄手下好好实现自己的抱负。

    第二年,江南出了件大事,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孙恩起兵了。桓玄想去讨伐孙恩,派陶渊明出使建康,向朝廷请旨。但是朝廷百般阻挠,里面就有司马道子的掺和。陶渊明看到司马道子父子挟制皇室、专横残暴,当下那一颗热心就凉了半截。】

    “哼,朝廷危急,司马道子父子还把持朝政,弃国家大事于不顾,实在该杀!”

    刘彻寒声低斥,从讲到司马氏篡魏开始,他的脸色就没好过。

    【后来孙恩进攻京口,逼近建康,桓玄就不管了,直接起兵勤王,孙恩败走,桓玄势力进一步扩大,控制了整个长江中上游地区,已然成为东晋王朝最大的威胁。

    陶渊明一看这不行,你要拨乱反正我可以跟着你,但你要造反,我就不能跟着你了,于是找了个借口,辞官回家了。这一次出仕,陶渊明又一次看清了官场人心的黑暗。

    当然了,从我们的视角看,这垃圾司马家反了就反了,反正一家子神经病,得国不正就算了,还没有统一王朝的气度,开局即巅峰,一路走下坡,最后闹出五胡乱华的烂事,这种家族凭什么染指帝位啊,有他们真是中华民族的福气!】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朱八八一致点头:骂得好!这种烂家族就不配当皇帝。

    一直以东晋遗民自居的陶渊明苦笑一声,花白的头发在夜色下愈显凄凉:“我岂不知晋室污浊,然则我之曾祖受先皇帝深恩,我岂能不思回报,与乱臣贼子为伍?况那桓玄,亦并非大义之人。”

    颜延之心中亦是不好受,握住他的手轻声安慰;“兄长......”

    陶渊明摇摇头,复又将酒斟满:“也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桓玄最后果然攻入建康,改元大亨,把持朝政,官居大将军。他上请率军北伐,但这其实就是做做姿态,因为上书之后他就暗示朝廷下诏不准,然后自己装作遵从诏令的意思不去,玩得好一手自导自演,就......很难评。】

    刘彻没忍住翻了个白眼:“狼子野心。”

    嬴政沉着脸点没说话,下限太低,确实挺难评的。

    王翦蒙恬等将领代入了一下,国土沦陷,自己手握重兵却无动于衷只知夺权......还没想完几人就齐齐打了个冷战,不用陛下动手,他们自己就没脸了。

    后世的道德底线,真的是很低啊!

    【《晋书·宣帝纪》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晋明帝司马绍曾经问王导晋朝是怎样取得天下的,王导历述司马懿以及后来司马昭弑杀高贵乡公的事情,晋明帝羞得把脸伏在床上,说,照你的话,晋朝的基业哪得长久?

    晋明帝司马绍,是东晋的第二位皇帝,性情孝顺,聪明有机断,仅仅在位三年,却能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制衡权臣世家,推动了南方社会的稳定。也是他,说出了那句令当时后世无数人落泪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样的人,在司马家也是难得了。

    以至于千年之后,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还不无遗憾地感慨:“明帝不夭,中原其复矣乎!”可惜,历史就是这么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