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课.
李世民:
他的大唐明明就一点都不弱!!
“不许吵架。”言羽阳提前扼杀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争。
李世民再不痛快也没想着跟言羽阳对着干。
“帝师, 唐朝存在了多少年?”李世民问。
“289年。也挺长了,排第三呢。”
李世民点开跟嬴政的私聊。
【唐太宗】李世民:朕的大唐那么弱,都排第三。真不知道排最后的那得弱到什么地步。
嬴政:
你个排第三的有什么可得意的?
倒数第一也是第一!
嬴政没再搭理李世民。
逞这种口舌之争简直毫无意义, 还浪费时间。
身为一国之君他必不可能
该死的赵高和胡亥。
害他现在跟别人吵架都吵不赢!
“除了刚刚提到的唐朝各方面发展之外, 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当时日本频频派使节来朝, 学习唐朝文化,时至今日,日本依旧保留了许多唐朝的风俗习惯艺术审美等。”
一提起日本, 皇帝们都想起来不久前自己想展开但还没展开的军事行动。
“这个日本从我大唐学走这么多东西, 居然还敢反咬一口, 还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李世民淡淡的道。
比起跟嬴政拌几句嘴。
还是被背刺让他觉得更恶心。
“日本人嘛, 也不奇怪。虽然说是文化交流, 但是其实像日本那种弹丸之地也没什么好交流的,他们一次次到达唐朝, 将唐朝的技术、制度、文字等所有自己没有的东西都带了回去。”
“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嬴政觉得很不可思议, “连文字都要抄别人的,这也能算一个国家?”
“当然, 日本现在是有属于自己的文字的, 不过不论是日本的文化、文字还是风俗, 往上追溯都有不少的唐朝的影子, 只不过他们融入了自己的文化以后, 就演变成了新的东西。”
“毕竟是交流, 所以除了日本派人来学习唐朝文化以外, 唐朝也有人过去日本。比较出名的人物就是一位叫鉴真的僧人, 他坚持往日本去,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终于在第六次东渡的时候成功了,最后到日本的时候他都六十多岁了,而且为了实现自己东渡的愿望,在这个过程中鉴真硬生生把自己累到双目失明,东渡成功的鉴真又给日本带去了不少医学、文学、建筑方面的典籍。”
李世民:?
“等等。”李世民打断言羽阳:“不是说文化交流吗?怎么都是他们从大唐拿东西走?他们带来给大唐的东西呢?”
凭心而论,真不是李世民小气。
从他平时赏赐臣子就能看就来,他是一个很大方的皇帝。
但李世民一想到那些东西是被喂不熟的狗拿走了心里就膈应。
他是大方,他的大唐是富有。
那也不能白送啊。
他把钱扔水里还能听个响,把东西送给言羽阳他们能双方都高兴。
他跟日本搞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什么都没有,这不赔本买卖吗?
“呃这个”言羽阳卡壳了。
日本给唐朝带了什么东西
“我记得日本好像给唐高宗送过两个公主。”言羽阳的语气有点不确定:“不知道是不是我记错了。”
送公主?
那不就是和亲吗?
听到这里李世民的脸色也没太好看。
他虽然不吝啬对周边国家进行帮助。
但谁会喜欢肉包子打狗,这种有去无回的感觉。
不过李世民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对日本进行武统的心思又活络了许多。
反正周边国家都被他打服了。
找个机会东征一下,还能活络活络筋骨。
“除了日本,唐朝跟现在的韩国也有文化交流,不过当时的韩国还叫做新罗。新罗的政治制度就是仿照唐朝建立的,也许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新罗比起日本的地理位置更占有优势,所以有很多新罗商人来唐朝做生意,双方互相流通物产。”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祖上就是学人精,现在的韩国也喜欢把中国的东西说成是自己的东西。”
刘彻:?
“他们是没有自己的文化吗?天天想着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说完刘彻就愣住了。
好像还真没有。
要不怎么会连政治制度都要从唐朝引进。
“新罗相较日本来说还是好一点吧,当时新罗流传进来的音乐还挺受民间欢迎的。除了日本和新罗,当时跟唐朝有往来关系的国家高达七十多个,唐墓里出土的文物不仅有非洲的、还有罗马的、阿拉伯等各个国家。”
“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西游记》也是唐朝时期唐太宗派玄奘前往天竺取经的故事。玄奘西行带回来的佛法真经使中国佛教的发展又更进一步。唐朝初期、皇室都更注重道教的地位,虽然佛教得到飞速发展,却仍旧无法与道教抗衡,直到武则天执政时期,佛教翻身做主,地位得到飞速提升。”
“接下来我们来说安史之乱。其实前面已经简单的提过一嘴安史之乱,但没有讲得特别详细。”
来了来了。
李世民正襟危坐。
他不懂得在现代,这种场面叫做公开处刑。
他只知道丢脸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虽然这个安史之乱跟他根本挨不着边。
但他知道。
之前他是怎么看别人的热闹。
现在别人就要怎样来看他的热闹了。
“我们前面说过,因为唐玄宗晚年昏聩、任人唯亲。社会矛盾逐渐尖锐。朝廷也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安禄山发动叛乱,唐玄宗仓皇出逃、唐肃宗被迫登基。一场长达八年的浩劫耗空了整个盛唐。好不容易历经几个盛世养起来的人口,咔一下直接就给干没了三分之一。”
“虽然有很多人喜欢把安史之乱三分之一的责任甩到杨玉环头上,说是因为杨贵妃喜好吃荔枝惹得民声载道啦、又或者是说杨玉环没有约束自己的堂兄导致杨家人惑乱朝纲啦、还有说杨贵妃红颜祸水的。”
“盛世需要美人点缀,乱世需要美人顶罪。在我看来这个锅甩给谁都甩不到杨玉环头上。本来人家跟自己老公和和美美的,结果被迫跟老公分开,跟自己的公公在一起就算了,还要背上祸国妖姬的骂名。你要说李隆基真有多爱杨玉环,也不见得。他要真那么爱杨玉环能让杨玉环死在马嵬坡吗?”
“安史之乱结束以后,唐朝可以说是完全在吃老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或许之后的唐朝也出现过一两个试图改变现状的帝王,但很可惜的是,他们都失败了。边患不稳、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党争内耗、农民起义。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可以说是五毒俱全。而这个庞然大物苦苦支撑一百多年后,最终还是倒下了。”
“公元875年,王仙芝在濮州起义。虽然最终王仙芝在黄梅战死,但这场起义直接打击到了唐末岌岌可危的统治政权,这会唐朝已经有点名存实亡的意思了。而王仙芝的部下也并没有被围剿殆尽,王仙芝的残部投靠了同样起义的黄巢。”
“黄巢起义军的规模相较王仙芝来说要大不少,最多的时候足足有六十五万人,但是。不管什么时候,群众里都有坏人。黄巢起义到一半,就被同样是起义军的朱温给背刺了。”
听到这里的李世民内心其实没有太大的波动。
言羽阳举例出来的一桩桩一件件明白了。
安史之乱之后,大唐还能延续一百多年的国祚,听起来确实像是祖上积德。
另外一边的嬴政就很不满意了。
都这样了唐朝还能有289年?
他凭什么!
胡亥刚死的时候嬴政可能还有点不舍得。
到了现在他就完全只有不痛快了。
后面随便拉出来一个朝代年份都比他长。
还得他跟人家吵架都平白无故的矮一头。
“朱温接受了唐朝的招安,伙同唐军一起把起义的黄巢给镇压解决了,然后他反过来把唐昭宗弄死,唐哀帝废黜,亲手终结了唐朝,建立了后梁政权,也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
李世民:?
啊?
就这样?
这就被终结了?
“等等,皇帝怎么就落到朱温手里了?”李世民有点不敢相信:“就算他投降了,那他也是叛军啊。一点防备心都没有的吗?”
“嗯这个就说来话长了,朱温虽然道德水平不咋地,但是能力还是有的,而且在唐昭宗以前,唐僖宗其实就已经是个摆设了,说得好听大家都是皇帝,但是手里压根就没实权。唐僖宗把权力全都下放给宦官,引发了王仙芝和黄巢的农民起义。然后自己逃亡把身体逃垮了。”
“唐昭宗被迫赶鸭子上架当了这个皇帝,但是他也就是挂个皇帝的名头了,这会是藩镇们的赛场,只不过是谁手握皇帝,谁就能更名正言顺一点,就跟曹操似的,玩挟天子以令诸侯。”
“朱温击败了他的对手们,赢得了对天子的控制权,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不过整个五代十国时期都是很混乱的,朱温也不能算是最终赢家,毕竟最终赢家摆在那,开创了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宋朝。”
李世民:
宋朝居然比唐朝存在年份还长吗?
好不爽。
他凭什么存在那么久?
凭他送出去的钱多吗?
该说不说,在这一刻。
李世民和嬴政的脑回路很神奇的共通了。
第092章 第 92 章
“这么说来, 宋朝也是马背上起家咯?那后代还点头哈腰上赶着去送钱,太窝囊了吧。”刘彻摇摇头点评道:“真逊。”
无形之中又给赵匡胤心口插了一把刀。
“嗯差不多吧,但是宋太祖一开始也不是跟朱温一样自立为王, 他是在柴荣手底下做事的, 后来柴荣一死,隔年就陈桥兵变了。”
“你要这么说, 那我大概能理解宋朝为什么重文轻武了。”刘彻语气慵懒:“怕其他武将揭竿而起,搞第二次陈桥兵变。但是同样是争权夺利,怎么唐朝的就不怕?还能搁那父子情深啊?”
李世民:
赵匡胤:
刘彻一句话骂进去两个人, 自己还浑然不觉。
也许他不是不知道, 反正汉朝已经讲完了, 现在就是他看别人热闹的时候。
赵匡胤想了半天, 也就回击了一句:“我们大宋是重文轻武, 但是我们大宋不好男风啊。”
李世民:
他算是发现了。
不管怎么互相攻击,他都会挨一脚。
既然如此, 从今天开始他就要正视高明养男宠的事!
不过就是养几个男宠罢了!压根不是什么大事, 不能为此伤了他们的父子情份
可恶!
根本接受不了!
呜呜呜他的太子!
他光风霁月的太子啊!!
“除了养男宠你们就没别的能拿出来说事了呗。”刘彻丝毫不在意:“来来回回就是说朕养男宠,朕都听腻了, 但是你们宋朝的笑话, 朕倒是听着个个都新鲜。”
赵匡胤:
“你非要这么说的话, 你们汉朝最后的结局又有多好看?”赵匡胤反唇相讥:“还不是一样一摊烂泥。”
“每个朝代走到末端皇帝成为傀儡是既定宿命。”刘彻油盐不进:“唐朝最后几个皇帝不也是傀儡么?”
李世民:
朕都没说话。
你们俩互相攻击能不能不要带上朕!
“再说了。”刘彻火力全开:“朕要是没记错的话, 你们宋朝的落幕也不好看吧, 忠臣抱着皇帝投海自尽, 十万军民以身殉国, 啧啧, 听起来是很悲壮。归根结底不还是你们姓赵的无能?”
赵匡胤:
刘彻一招ko。
赵匡胤哑口无言。
言羽阳倒是想说点什么来缓和气氛,但鉴于课已经上得差不多了, 他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最重要的是。
虽然他们都在互相人身攻击对方。
但是说的都是事实啊!
“呃不然我们来说说五代十国?”言羽阳很拙劣的试图岔开话题。
“其实比起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的黑暗程度也不遑多让。虽然宋朝最后的结局确实令人唏嘘,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宋朝也重新建立了中华文明的秩序。”
“当时的五代十国可以说就是一个充满背刺的时代。”
“背刺是什么意思?”刘邦问:“从背后突刺?”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跟背后突袭差不多。”
“哦。”刘邦了然:“一个充满小人的年代。”
“我们前面好像没有提到过发动安史之乱安禄山的最终结局。”
“既然他没能成功颠覆唐朝,那他的下场肯定就是被唐朝皇帝手底下的武将杀了呗,也没什么好值得特意拿出来说的。”刘彻不以为然。
“虽然安禄山确实是死了,但是他不是死在别人手上,是死在自己亲儿子手上的。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毕竟不是他儿子自己亲自动手杀了他,是安禄山身边的太监动的手,安禄山的儿子算是个共犯吧。”
“仿佛从安禄山这里,就打开了子杀父的潘多拉魔盒一般,跟安禄山一起造反的史思明,最终也死在了自己的儿子手里。”
“也能料到,前面不是也有前科么?”嬴政装作不经意般提起。
李世民:
熟悉的被踹的感觉又来了。
“啊?在安史之乱以前也有子杀父吗?”言羽阳愣了愣:“杨广好像也没有亲自动手,不过杨坚的死他能担个一半的责任吧,虽然杨坚那会应该也快死了,但杨广噶一下给他直接气死和他自然死亡确实有点区别。”
杨坚:?
合着这里面还能有我的事呢?
杨坚这些天一直在想该怎么处理杨广。
他寻思着问问其他皇帝的意见吧,就看到赵匡胤被其他皇帝左埋汰一句、右埋汰一句。
那个写字的手怎么都下不去。
他觉得自己还能再想想。
然后就一直搁置到了现在。
今天言羽阳重新又提起这事。
他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
杨坚悄咪咪戳开赵匡胤的私聊界面。
【隋文帝】杨坚:宋祖,朕想问你点事情。
赵匡胤回得很快。
【宋太祖】赵匡胤:啥事?
【隋文帝】杨坚:你是怎么处置你弟弟的?
【宋太祖】赵匡胤:杀了。
杨坚:?
【隋文帝】杨坚:就就这么杀了?
【宋太祖】赵匡胤:不然呢?
杨坚:
就不该问他。
果然问错人了。
儿子和弟弟显然是不一样的。
于是杨坚又悄咪咪的戳开了跟嬴政的私聊界面。
【隋文帝】杨坚:始皇,能问你点事情吗?
【秦始皇】嬴政:你问。
【隋文帝】杨坚:你是怎么处理胡亥的?
嬴政:?
贴脸开大?
上次不在群里说了他把胡亥杀了吗?
还来问?
【秦始皇】嬴政:朕记得朕上次在群里说过。
杨坚:?
说过吗?
在哪说的?
没印象啊?
杨坚去翻了自己所有群的聊天记录。
他的群不太多,随便翻翻就翻完了。
【隋文帝】杨坚:没找到啊,始皇你在哪说的?
【隋文帝】杨坚:你是不是记错了?
嬴政无语。
这年头瞎子也能当皇帝?
朕这就把证据甩到你脸上。
嬴政点开开国皇帝群成员列表一看。
咦?
居然没有杨坚?
啊——
他拉群的时候把杨坚给忘了。
嬴政面色不自然的咳了咳,伸出手去整理了一下桌上放的竹简。
其实要不是今天杨坚来找他。
他确实忘了没把杨坚拉进群。
嬴政一边写字一边想。
也怪不得他会忘,杨坚平时又不怎么说话,存在感实在是太低了。
【秦始皇】嬴政:啊,朕确实是记错了。
【秦始皇】嬴政:你问胡亥是吧?
【秦始皇】嬴政:朕已经把他给杀了,怎么?你找他有事?
杨坚:?
你也杀了??
【隋文帝】杨坚:就就这么杀了?
【秦始皇】嬴政:啊?不然呢?
嬴政觉得杨坚很奇怪。
不杀留着干嘛?
留下来惑乱朝纲啊?
一想到隋朝也是二世而亡,嬴政不由得对杨坚起了一点同病相怜的怜悯之心,多说了几句。
【秦始皇】嬴政: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秦始皇】嬴政:你也不想你的大隋又重蹈覆辙吧。
【秦始皇】嬴政:上天既然给了你机会,你可要把握住了。
说完嬴政动动手指,把杨坚也拉进了开国皇帝群。
【宋太祖】赵匡胤:诶?咱们这群还能有新来的?
【汉高祖】刘邦:宋祖你这话说得,人家隋朝不在你前头么?这一看就是始皇拉群的时候忘了,今天给补上了。
嬴政:
就你有嘴叭叭叭。
嬴政没再管小群的对话,他还惦记着大群的事。
他可没忘,他刚刚还在攻击李世民呢。
那边言羽阳还在想有哪些儿子弑父的案例,毕竟嬴政是古人,肯定比他这个现代人对历史熟一点。
“除了杨广再往前,应该没有弑父的了吧?”言羽阳有点不确定的说。
嬴政等的就是这一刻。
“怎么没有?”嬴政清了清嗓子:“唐太宗不就是么?”
李渊:?
李世民:
该说不说。
居然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呢。
“朕还没死呢。”李渊试图替儿子正名。
“是吧,你死不死其实好像也没多大差别?”嬴政轻飘飘的一句话又把李渊给堵了回去:“反正你早晚是要死的。”
李渊:
这天没法聊了!
“这个嬴政同学,请勿带入私人情绪。”言羽阳的表情有点不太自然:“虽然李世民同学确实是造过反,但是他并没有弑父,他只是弑兄而已,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请不要散播谣言。”
“啊,那可能是朕记错了吧。”嬴政的语气有一点故作惊讶的感觉:“但是朕觉得也没什么区别嘛,弑父和弑兄,不都是骨肉至亲吗?”
李世民:
受不了了。
之前是谁说他已经把他儿子给杀了的啊!
“始皇。你也别光说朕了。”李世民开始反击:“朕要是没记错的话,你不是也让人把你的亲弟弟给杀了吗?赵姬没有求你放过他们吗?”
嬴政:
李世民的话让他回忆起当年。
他的母亲是如何算计他、放弃他、然后选择了那两个孽种的。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
比起花时间难过赵姬放弃了他,还是回忆当时成功扳倒吕不韦的感觉更让嬴政觉得快乐。
“他们又不是我父皇的儿子,杀了又有何可惜的?”嬴政的语气很随意:“但朕要是没记错的话,李建成可是你同父同母的血亲。”
言羽阳:
他算是明白了。
开视频并不能让他授课更简便。
反而是让这些皇帝们吵架吵得更方便了。
“血亲又如何?宋祖不是照样也杀了自己的弟弟?”李世民还击。
赵匡胤:?
啊?又有我的事了?
第093章 靶子
“啊?”言羽阳比赵匡胤还吃惊, “宋太祖把宋太宗给杀了?”
宋太宗赵光义:?
他哥已经把他给弄死了?
赵匡胤:
所以这事为什么突然就人尽皆知了?
那他之前找的借口不是白找了?
被言羽阳这么一反问,李世民也有点迟疑了。
没杀吗?
应该杀了吧。
话都说到那份上了,不杀说不过去吧。
但是李世民又不太能确定。
毕竟他也不知道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人。
赵匡胤最后也没说自己到底杀没杀。
虽然说开国皇帝好像都挺有魄力的。
但是也不是没有那种拎不清的。
没有说自己老爹不好的意思, 只是举个例子。
思及此处, 李世民还是问了出来。
“宋祖啊,你那事到底办没办妥啊?”
赵匡胤:
为什么感觉突然所有人的目光就聚集到自己身上了。
特别是他手底下那几个武将。
那眼神都快把他面前的桌板盯个洞出来了。
赵匡胤没吱声。
他在犹豫。
到底是说实话呢还是装没听见。
赵匡胤本来准备装死把这茬给忽悠过去。
奈何有人不肯给他这个机会。
他们前面说了啥, 杨坚没太注意听。
他光听见李世民那句“宋祖,你那事到底办妥没”了。
本着乐于助人的原则,杨坚选择了替赵匡胤回答。
“办妥了啊, 办得妥妥的, 宋祖刚还跟我说呢, 手起刀落, 咔一下, 办得可利落了。”
赵匡胤:
就你有嘴!
就你有嘴!!
朕办的事儿用你说啊!
怪不得你被你儿子忽悠得死去活来的。
活该啊你真是!
言羽阳算是听明白了。
就是赵匡胤为了以绝后患,把赵光义给弄死了。
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 最是无情帝王家嘛。
只是眼看着气氛又开始诡异了起来, 言羽阳不得不再次出面调停:“嗯刚刚说到哪里了来着?啊,是提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动荡。”
赵匡胤:
该说不说。
帝师你转移话题的方式好拙劣哦。
言羽阳想换话题, 赵光义却不想。
“哥, 你就这样把我给弄死了?”
本来宋太宗赵光义以为赵匡胤看在他们从小一起长大, 他又在陈桥兵变的时候有拥立之功, 顶多把那时候的赵光义囚禁起来, 或者是流放。
他万万没想到他哥就这样一声不吭把他给杀了。
“杀了就杀了, 杀你还要挑日子吗?”嬴政很不耐烦。
他对目前他所知的后面几个朝代里现在最看不顺眼的就是宋朝。
窝囊废扎堆的地方。
而嬴政向来对窝囊废是没有什么耐心的。
别看嬴政面上跟李世民吵架, 其实他心里还是挺欣赏李世民的魄力的。
嬴政曾想过, 要是扶苏有李世民的一半魄力。
或许大秦就不会被胡亥给嚯嚯掉。
那他吵架的时候,不就能更有底气了吗?
想到这里, 嬴政看了扶苏一眼。
突然被老父亲注视的扶苏:?
咋了?
出事了?
他最近也没犯事啊?
为什么父皇突然看自己?
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扶苏开始疯狂的头脑风暴。
宋太宗赵光义被嬴政一句话给噎了回来,气的够呛。
“朕跟朕的哥哥说话,有你什么事?”
自从宋太宗赵光义得知年少时的自己已经身死,他就好像放飞自我了一样,看谁都不顺眼。
“朕跟你哥说话,又有你什么事?”嬴政都不想给宋太宗赵光义眼神,语气很是轻蔑。
这轻蔑的语气就好像是火上浇油,蹭的一下把宋太宗赵光义的怒火给点燃了。
他回想起他哥对他爱搭不理的就算了。
连他哥身边那几个武将都能对他甩脸色。
他彻底爆发了。
“管别人家事之前先管好你自己吧,你那自刎儿子你教好了吗?不会重来一次又是个懦夫吧?”
宋太宗赵光义一句话,骂进去两个人。
嬴政还没觉得怎么样。
赵匡胤先不爽了。
他一下就想起自己的儿子赵德昭也是让宋太宗赵光义逼得自刎而死。
他现在居然还有脸提!
“赵光义,你给朕闭嘴!”赵匡胤的脸色很难看。
无辜被骂的扶苏也感到很迷茫。
懦夫是在说他吗?
可是这又管他什么事呢?
他一个字都没说啊?
“你少在这叭叭叭的。”朱元璋也说话了:“老子看到你们姓赵的就觉得晦气,这没人愿意听你说话,你少在这丢人现眼。”
宋太宗赵光义直接以一敌三:“姓赵的怎么了?你们姓朱的又好到哪里去了?你儿子上位的手段很光彩吗?你儿子杀人如麻是什么值得称赞的事吗?哦,朕估计你的太子也不怎么样吧?不然你儿子怎么还要篡位呢?”
宋太宗赵光义一句话,哐哐哐把朱元璋的雷踩了个遍。
朱元璋的火气也噌一下就上来了。
“嘿,你个龟孙,老子没骂你那是忍着脾气给帝师三分面子,不想闹得太难看,你还真以为老子怕你啊,你个怂蛋,怕人家篡你的位你就重文轻武,老子真没见过比你们姓赵的骨头还软的东西,你也配说老子的儿子?你儿子是个什么货色?老子都懒得点评,我呸!臭不可闻的东西。”
言羽阳:
战火怎么一下子就升级了?
“老子儿子造反怎么了?老子儿子造反至少是实打实的把皇位打下来的,谁跟你似的尽用那些下作手段?你也配跟老子的儿子比?你给老子儿子提鞋都不配,你个龌龊东西。赵匡胤弄死你怎么了?老子要是赵匡胤早把你弄死了,还留你到今天?”
明成祖朱棣:虽然被姓赵的拉出来挡枪了,但是被老爹维护了呢。
好幸福。
“你个没脸没皮的东西,你也好意思来问赵匡胤凭什么把你杀了,怎么了。赵廷美不是你弟弟?你不照样把人家弄死了吗?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问别人啊?你自己手上干净吗你?窝囊废,老子骂你都嫌浪费口水。”
朱元璋一通输出把宋太宗赵光义气得浑身发抖。
“你这粗鄙之人!实在是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你快省省吧你,还有谁比你更上不得台面?你就跟那阴沟里的老鼠差不多,老子要是你,都没脸出门见人,你干的那些破事老子都懒得说,你要真有自知之明,你就去找根绳子吊死你自己,老子还能高看你们姓赵的一眼。”
赵匡胤:
骂人就骂人,怎么还带连坐的。
你这左一句姓赵的,右一句姓赵的算怎么回事。
姓赵的又没惹你。
“朕懒得跟你这种泥腿子说话!帝师!你不管管吗?!”宋太宗赵光义骂不过朱元璋,转头来找言羽阳帮他主持公道。
言羽阳:?
啊?
我吗?
但是朱元璋也没说错啊。
“啊?看来明太祖说得都是真的啊。”刘彻故作惊讶的说:“自己把柄那么多还出来吵架?你确实没有自知之明哈。”
又来一个。
宋太宗赵光义心想,吵不过朱元璋还吵不过你吗?
于是宋太宗赵光义抓着刘彻就开始输出了。
“有你什么事?你管好你儿子先吧,造反都造不成,跟扶苏有什么区别?”
二次中枪的扶苏:
所以你们吵架到底为什么要带上我?
“朕的儿子怎么了?朕的儿子好得很,没成功又怎么了,他至少敢啊,你呢?你敢都不敢你还好意思在这说别人啊?”刘彻略微回忆了一下先前言羽阳是怎么讲宋太宗赵光义上位那段的。
“明太祖说你还真没一个字说错的,你这皇位怎么来的你敢大声说出来吗?你哥到底是不是你弄死的你敢大声说出来吗?就你那么上不得台面的即位方式,在座的各位除了你还有谁啊?”
“你养男宠!你下作!你才上不得台面!”
“是是是,朕养男宠我下作,你不养男宠你清高,行了吧?咱们老刘家就好这一口,你有什么意见呢?朕养的男宠又不是你,被朕养的男宠没意见,朕的臣子们也没意见,就你在这跳脚,你算老几啊你?”
“朕不好男风。”刘秀二十四小时在线为自己的直男身份保驾护航。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赵光义本来看刘彻平时跟别人吵架都是输多赢少,以为刘彻就是个很好拿捏的软柿子。
毕竟他一直觉得武将都没什么脑子。
更别提刘彻的谥号上的还是武帝。
结果直接踢到了铁板一块,被噎的哑口无言。
宋太宗赵光义恼羞成怒:“帝师!你说句话啊!”
言羽阳:
你让我说什么?
要是谣言我就出来辟谣了,那人家说的都是事实你让我说什么?
你让我出来帮你吵架是吗?
“朕只见过那种地痞无赖,贯会胡搅蛮缠,若是自己在外被人煞了威风,便会回家告状,寻更老的地痞无赖出来为他撑腰,没想到今日宋宗竟也是如此,堂堂一国之君,着实叫朕大开眼界。”李世民也悠哉悠哉的踩了宋太宗赵光义一脚。
言羽阳:
你什么意思,把我也一块骂进去了是吗?
眼看着场面就要发展成所有人打赵光义一个。
言羽阳在赵光义第三次找他主持公道的时候出现了。
秉持着各打五十大板但法不责众的原则。
言羽阳轻飘飘的扔了一句:“好了好了,大家不要吵了,对同学进行人身攻击这样是不对的。你们要是实在看赵光义同学不顺眼,就私下解决哈,私下解决。”
宋太宗赵光义:?
第094章 五代十国
“人身攻击是什么意思?”李世民不懂就问。
“就是侮辱他的人格, 破坏他的名誉。”
“只是把他做过的事重新复述一遍也算人身攻击吗?”李世民惊呆了:“后世竟这般不讲道理吗?”
言羽阳:
“那就算我用词不当,总之,你们不要再复述赵光义同学做过的事情了, 好, 这事翻篇。”
宋太宗赵光义:?
“凭什么!”宋太宗赵光义不服:“哪有你这样主持公道的?!”
“那你还想让我怎么样?”言羽阳表情有点无奈。
“罚他们啊!”
“赵光义同学,法不责众啊。”
宋太宗赵光义:?
你上次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上次还说天子犯法跟庶民同罪呢!
宋太宗赵光义嚷嚷着言羽阳不公平。
“那要怎样才算是公平?”言羽阳不懂为什么宋太宗赵光义要一直抓着他不放。
又不是他骂的人。
谁骂的找谁去呗。
老在这里缠着他算怎么个事。
“上次韩信说法不责众, 你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小周老师也说你说得有道理。”宋太宗赵光义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
言羽阳:
记得还挺清楚的你。
那当时是当时。
当时他以为这群人都是小学生,还是反社会人格, 那肯定要说得严重一点啊。
你们现在就吵吵架而已, 也没有犯法吧!
“是这样的, 赵光义同学, 我觉得你先冷静一下, 毕竟只是一点口舌之争,对吧。反正课也上完了, 你要是实在不痛快呢, 你就出去走走,放松放松心情。不要太过在意这个口头上的输赢。”
宋太宗赵光义:?
“唐宗说得果然没错, 你的心就是偏的!”
言羽阳:?
他又偏心了?
他偏谁了他?
“你可别在这丢人现眼了。”嬴政想起之前言羽阳说过的, 活学活用:“一个人耽误一分钟, 这么多同学被你耽误多少分钟你自己数数?你还耽误大家伙不止一分钟, 时间就是金钱, 你赔得起吗你?帝师, 你还不如继续给咱们讲五代十国呢, 朕宁愿听那个。”
宋太宗赵光义:
又没跟你说话!你老跳出来干嘛!
“就像嬴政同学说的, 赵光义同学,别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言羽阳给了宋太宗赵光义一个台阶, 希望他能顺坡下驴。
但是宋太宗赵光义他偏不。
“偏心就偏心,你有什么不敢承认的?你直说朕也不会那你怎么样,怎么,你连承认都不敢承认吗?秦始皇攻击唐太宗你就出面阻止,他们攻击我你就装没看见。”
他好像把所有的不如意都开始往言羽阳身上发泄了。
言羽阳:
给了台阶你不下,那可就不能怪他了。
“赵光义同学,你要是非要捋呢,那我就跟你好好捋捋,是不是你先开始没事找事攻击别人的?诚然,你是被骂了很多没错,但是你也还嘴了,对吧。那你们这就等于是互殴呗,只是你打不赢别人,所以你恼羞成怒。还有,我要纠正你一点,我上次出来制止嬴政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那是因为嬴政同学说的事李世民同学没干过,是莫须有的,所以我才出面制止。”
“至于我为什么看你挨骂却不出面制止,那是因为不管是朱元璋、刘彻、还是嬴政,他们说的话都不是空穴来风的,你在问我为什么不阻止之前,为什么不问问自己能不能反驳呢?”
本来言羽阳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用平常心对待每一个古人。
没想到还是有人觉得不公平。
“既然你实在觉得不公平,那你们就一起罚抄好了,这样你总觉得公平了?”
李世民:?
飞来横祸。
他就说了一句!
就因为一句话给自己换回来一堆罚抄,实在是太不划算。
李世民第一个出来反对。
“帝师,你刚刚还说了法不责众呢,你不能朝令夕改啊!”
“就是啊就是啊。”刘彻也跟着附和:“你要是因为他一个人罚抄我们这么多人,那才叫不公平呢!”
本来宋太宗赵光义自己也是不想罚抄的,但他一看其他人反对的这么起劲,他的逆反心理就上来了。
“抄就抄!”宋太宗赵光义狠声道:“他们都得跟朕一块抄!”
“要抄你自己抄,谁要跟你一块抄。”刘彻飞快还嘴:“天天就想着拉别人下水,怪不得你是小人。”
“帝师,你不是有禁言功能吗,赶紧把他禁言了!”李世民说:“别让他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眼看着又要吵起来。
言羽阳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真的是一群皇帝吗?
他们真的好像小学生啊……
“好了,都不要吵了。”言羽阳曲起手指在桌上“咚咚”敲了两下:“就像嬴政同学说的那样,我们来继续讲五代十国,实在要吵架你们私下去吵,从现在开始,谁要是再在上课的时候吵架,我就要开禁言了。闲聊的时候也不行。”
【汉高祖】刘邦:宋祖,你可真有个好弟弟,一个人连累大伙一群人。
刘邦点开开国皇帝群开始发消息。
张良一看刘邦那手一直动个不停,心下立刻警惕了起来。
“陛下,您在做什么呢?”张良问,“帝师可说了,不让吵架。”
“帝师说的是不能在他面前吵架。”刘邦慢悠悠的回:“很显然,朕现在是在私下里,而且,朕也没有在吵架。”
张良:
信你还不如信韩信说他明天能考100分。
但只要刘邦不是当着言羽阳的面胡来,张良也懒得管。
他就怕哪天一不留神,自己家陛下让言羽阳给禁言了,那就大事不妙了。
【唐高祖】李渊:要朕说,你们几个围攻宋太宗一个,确实过分了些,人家又没招你没惹你的。
【明太祖】朱元璋:你这时候出来装老好人了是吧?有你什么事?今天懒得骂你,你快上一边去吧你。
【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朕早就想说了,你能不能别那么粗鲁。
【唐高祖】李渊:好歹都是当皇帝的人了,能不能讲点礼节。
李渊短短两句话,又踩中了朱元璋的雷点。
【明太祖】朱元璋:你还是皇帝吗你就搁这朕朕朕的。
【明太祖】朱元璋:朕怎么说话有你什么事啊?你个唐朝的太上皇你还管起朕大明的事儿来了?你手也太长了吧你。
李渊:
就不该接他的话茬!
李渊倒是不吭声了,但朱元璋的火还没下去呢。
【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汉高祖问你话呢,你是瞎了?回话啊,人家问你怎么教的弟弟呢。
赵匡胤:
赵匡胤自己还烦着呢。
他还没想好怎么跟那几个有屏幕的手下解释呢,这边朱元璋还抓着他不放。
泥人尚且还有三分火性,赵匡胤也恼了。
【宋太祖】赵匡胤:那你问他去啊,你屏幕里看不着他还是怎么着?一直抓着朕问个什么劲?
【明太祖】朱元璋:嘿,你还来劲你弟弟不问你问谁啊?
【宋太祖】赵匡胤:他是死了吗你一个劲的问朕?谁惹你的你找谁去呗。
朱元璋一合计,赵匡胤说得也有几分道理,于是他就小窗找宋太宗赵光义理论去了。
但是赵匡胤的语气让他很不爽。
于是他在去找宋太宗赵光义小窗之前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明太祖】朱元璋:俗话说得好,长兄如父,你爹死那么早,你不就是你弟半个爹了?你弟长成那怂包样你不得负三分之一的责任?
赵匡胤:?
直接就被突如其来的天降黑锅砸晕了呢。
“说到五代十国,虽然五代十国只有72年的历史,但这期间的混乱程度,一点都不比前面135年的五胡十六国少。前面我们已经初步了解过了了五代十国的势力分布,除去前面提到过的朱温,五代十国还有其他几个值得一提的军阀。”
“当然了,五代十国的能人也不是只有我说的那几个,能人还是很多的,毕竟乱世出英雄,像三国时期就出了很多著名的猛将,但是呢,都乱世了,英雄也不见得就能保全自身,早死的英雄在这个时候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柴荣。”
“前面我们提到过宋太祖赵匡胤一开始就是在柴荣手底下干活的,然后柴荣一死,赵匡胤就出来自己单干了,柴荣死的时候才三十九岁,就算是放在人均寿命不长的古代来说,柴荣也算是死的早了点。很多人都说要是柴荣不死,赵匡胤不见得敢自己出来单干。”
“当然,柴荣身上也是有点争议的,很多人都觉得不应该叫他柴荣,应该叫他郭荣,因为他改过姓。不过这也不算是对他功绩的否认吧,毕竟当时柴荣手上的后周跟其他政权相比,算是一个领头羊的存在吧,后周的百姓过得比其他政权统治下的百姓稍微好那么一点。”
“但就算是后周,也干过拿活人当军粮这种事。就单丛这一角,你都能窥见当时五代十国究竟有多黑暗。”
“又拿活人当军粮?”嬴政眉头皱了皱。
虽然之前言羽阳就说过五胡十六国的时候,胡人会将汉人当做军粮,安史之乱时唐朝的将军守城也拿活人当军粮。
怎么到了五代十国。
还是拿活人当军粮?
他们吃人上瘾吗?
“是啊,又拿活人当军粮。怎么说呢,五代十国那会的程度,什么弑父啊、弑兄啊、夺人妻女啊、屠城啊、吃人啊等很多事情,都是存在的。单拎一件事出来看可能每个朝代都有,特别是屠城,打起仗来爱屠城的将军也不是没有。”
“但是能一口气集齐这么多惨无人道的事,还是少见。前面说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是五毒俱全,其实五代十国也不遑多让。在这种混乱的时代,其实特别需要一个人人出来把这个时代整合。”
“先不说宋朝干得怎么样吧,但是宋朝的出现至少是将当时整日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给拯救了出来,像是五代十国那种日子,可以说多持续一天,就要多死好多好多人。”
“然后姓赵的就带着当时的百姓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嬴政慢悠悠的点评:“还记得帝师曾跟朕说过,百姓渴望过上没有战争不被压迫的和平日子,但没说过百姓希望过上卑躬屈膝给人送钱的日子吧。”
言羽阳:
虽然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宋朝真的很有钱呢。
第095章 二合一,营养液三千加更
“嗯你说得也有道理啦, 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比起来五代十国来说,宋朝相对还是要好一点吧。”
“继续说回五代十国吧, 把这段历史简单快速的过一下。”
“前面说过, 朱温手握唐昭宗,直接掌握了话语权, 但是没说过唐昭宗是怎么到朱温手里的。”
“一开始朱温投诚唐朝以后,是跟着唐朝的大部队一块讨伐黄巢的,黄巢被镇压以后, 朱温就继续向外扩张自己的实力, 一边扩张一边吞噬黄巢的残部, 但其实这时候已经算是乱世了, 除了黄巢和朱温, 也还有很多其他的军阀。”
“比如,李克用。”
“前面有提到过唐僖宗仓皇出逃, 但是没说过他为什么仓皇出逃。唐僖宗出逃的原因就是因为李克用进军关中, 当然了,李克用在出兵之前还扯了张大旗, 本来是唐朝廷出兵讨伐王重荣, 李克用直接乘机进军关中把朱玫和李昌符给干了。”
李世民:?
“等等, 就这样逃跑了?”李世民很难以置信:“李克用打关中, 他在长安, 他跑什么??”
“啊之前好像没说, 唐僖宗是从长安逃到关中的。”言羽阳摸了摸下巴:“因为黄巢起义军一路高歌猛进, 拿下广州和福建以后直接对着中原就去了, 然后唐僖宗就逃跑了。”
李世民:
虽然言羽阳一直在说唐末如何混乱,但毕竟李世民不曾亲眼见证过。
他很难将自己手里蒸蒸日上的大唐跟言羽阳嘴里日暮西山、五毒俱全的大唐联系到一起。
“其实抛开唐末本身的动乱不谈, 唐僖宗这个皇帝也蛮夸张的,他不是那种整天沉溺在酒色里的帝王。但他也没比那些沉溺在九色里的帝王好到哪里去。唐僖宗是一个很爱打马球的人,当然了,他的爱好也不是只有打马球这一种,赌博、下棋、斗鸡、骑射等,只要不是跟政事相关的玩乐,他都很喜欢,只是马球尤为突出罢了。”
“能有多喜欢?”刘彻好奇:“能为了打马球连命都不要了?”
“嗯也差不多吧,唐僖宗在出逃的路上选保护自己的节度使的时候都是用打马球的方式选的,谁赢谁就当选节度使。”
李世民:?
李世民拍案而起:“他疯了!这是能儿戏的事吗?谁把皇位传给他的?!”
“唐宗,你真是气糊涂了,还能是谁啊?唐僖宗他爹呗。”嬴政凉凉的补充。
李世民:
朕不是这个意思!
嬴政发现,人还真是要靠对比。
虽然胡亥是败家子不假,但看到别人家的废物败家子有那么一出溜,好像自己家的败家子一下也没那么
不行。
嬴政面无表情的想。
别人家的败家子是别人家的,自己家的败家子还是要趁早打死。
好在言羽阳理解到了李世民的意思。
“因为唐僖宗他爹比唐懿宗更差。”言羽阳看了看李世民的脸色,话音顿了顿。
要不还是不说那么细了?
这接二连三的都是暴击。
李世民又是那么感情充沛的一个人。
言羽阳很怀疑李世民是否能承受的住。
还没等李世民看出言羽阳的迟疑,刘彻倒是先看出来了。
“帝师,你犹豫什么呢?说呗,有什么是大家伙不能听的?”刘彻催促道:“事就是那么个事,白纸黑字在那写着,他既然敢干那他也不怕别人说啊。唐宗,你说对不对?”
李世民:
李世民不想搭理他。
“嗯我们说唐僖宗是个玩咖,其实他爹唐懿宗也是,而且唐懿宗上位其实很不光彩,他是真正的那种矫诏上位。本来唐宣宗立的太子不是他,但是硬生生被宦官给改成他了。”
“确实不光彩,难怪后面有人偷摸买通宦官通知自己进宫当皇帝呢,原来是有样学样。”朱元璋火还没下去,冷不丁的又刺了宋太宗赵光义一句。
言羽阳权当自己没听见,继续说。
“从宦官矫诏这个行为就能看出来,唐懿宗和宦官是一条船上的人,其实唐懿宗他爹唐宣宗在位的时候也还算可以,都有人管他叫小太宗。不排除矮子里面拔高个的行为,他虽然也有做的不太好的地方,但是除了他之后唐朝确实就烂完了。”
“都小太宗了还让宦官给矫诏了?这小太宗也不见得有多名副其实。”刘彻哒哒的敲着桌子,已经完全是一副听故事的样子了。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不再提醒各位一句了,远离炼丹炉,才能保命。唐宣宗为什么会死?因为他是吃长生药自己给自己毒死了。当然了,明朝的各位除外。”
嬴政:?
刘彻:?
朱元璋:?
“长生药其实是毒药?!”
“为什么明朝的除外?!”
朱元璋和嬴政几乎是同时问出了口。
“为什么明朝除外可能是因为你们明朝的太医的医术都太”
“太什么?”朱元璋追问。
“太超前了。”言羽阳委婉的回答:“根据统计,明朝的皇帝平均寿命大概在42岁左右。而明朝最长寿的皇帝,就是明太祖你了。而唐朝皇帝的平均寿命是47,宋朝皇帝的平均寿命是48。”
朱元璋本来想说42不也挺长的?
然后一看。
42居然是垫底的。
他麻溜点就闭嘴不吭声了。
“在平均寿命42的情况下,痴迷炼丹的明世宗朱厚熜,成功的活到了六十岁。在明朝历代皇帝中,寿命排老三,老二是明成祖朱棣。”
言羽阳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也不会在有人傻乎乎的觉得修仙真能长寿。
“看来明朝这医术确实超前。”刘彻揶揄的说:“别人家太医都是想方设法把人医活,到了你们家这是想方设法的把人往死里医啊。说起来,帝师,你怎么不说说咱们汉朝皇帝的平均寿命?是不是特别长?比他们都长?”
“嗯”言羽阳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其实,其实汉朝皇帝的平均寿命”
“嗯嗯,怎样?”刘彻很感兴趣。
看着刘彻亮晶晶的眼睛言羽阳感觉自己实在有点说不出口。
“其实汉朝的皇帝人均寿命还挺短的。”言羽阳说完又很快的补充道:“因为汉朝有好几个皇帝都是年纪很小被迫上位,然后就被赶下去了嘛,但是我们算皇帝平均年龄的时候是会把他们也都算进去的。”
“所以是多少?”朱元璋追问。
刚刚他还觉得42实在是太短了。
现在听言羽阳这么一说,他们大明不是垫底的,心情又稍微好那么一点了。
新鲜出炉垫底的刘彻,心情就没那么好了。
他突然一点也不想知道那个数字了。
“东汉的话,是26.7,西汉是37.7,两汉合到一起大概是34。”言羽阳还是把汉朝的数据说出来了:“因为汉殇帝刘隆出生一百多天就登基了,然后才刚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个数据还挺拉低平均值的。”
“汉武帝,你刚刚还让朕查查自家太医,你先查查你家太医再出来说话吧。”刚被刘彻噎了一口气的朱元璋感觉自己心情又好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言羽阳出场主持公道:“然汉朝的平均数据是低了点,但是这时候汉朝的普通人平均寿命也才22,时代注定了这个时候的人民很难长寿,发展到明朝以后,其实已经快要接近封建王朝的末年了,明朝的普通人平均寿命都达到了46以上。”
朱元璋:?
平民百姓的平均寿命都比皇帝长?
看来他大明的太医确实得好好查一查了。
“回到刚刚说的长生丹话题上,古代练丹这个东西吧,你说他是练毒其实也没错,虽然淮南王刘安误打误撞的发明了豆腐,但那丹药里面什么朱砂啊水银啊硫磺啊那都是下了死手往里放的,这样练出来的东西,那不是妥妥的重金属集中物一枚吗,你别说吃下去了,我看他一眼我都觉得我眼睛脏了。”
“重金属?那是什么?”嬴政虽然早就打消了追求长生仙术的念头,但此时言羽阳重提此事,嬴政还是想要多了解一些。
“重金属,这东西可可怕的很。就这么说吧,这玩意可比□□还毒啊。现代重金属中毒尚且很多时候都无力回天,更何况是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古代呢?有时候重金属中毒不会让你立刻就死,但是他会慢慢摧毁你的身体,让你生不如死。”
“重金属中毒会在不同程度下破坏你的心、肝、脾、肺、肾、神经、消化道等你身体内的一切,而这种破坏通常都是不可逆的,而重金属中毒又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方式,痴迷炼丹追求长生天天磕丹药,这就是妥妥的慢性中毒,你刚开始吃可能没感觉,日积月累之下,你的身体都成毒窝了,你不死谁死?”
“更何况。”言羽阳慢悠悠的投下一枚重磅炸弹:“秦汉一直使用的青铜器,本身就是重金属超标的东西,平时拿青铜器当生活用具就已经是在慢性中毒的一种方式了,你再吃两粒仙丹下去,这不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嬴政:?
刘邦:?
刘彻:?
青铜器是毒物?!
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不早说?!
看他们三一脸震惊的样子,言羽阳的表情很真诚:“青铜器的铅含量百分百是超标的,铅中毒刚开始是不致死的,但是积年累月下来,你的骨头啊、血液啊、肠胃、肝肾、甚至是大脑都会受影响,要是各位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日常生活用具还是远离青铜器吧,汉代的漆器业那么发达,用漆器也行啊,始皇的话,实在不行就用木头碗或者土陶制品嘛,虽然是不太美观,但是跟美观比起来,还是命更重要对吧。”
嬴政和汉代皇帝们几乎是立刻就下令。
让宫人们撤走视线内的所有青铜器,并且以后衣食住行方面都不准再使用青铜器用具。
“那若是已经使用了青铜器很久,这铅中毒可有化解之法?”扶苏忧心忡忡的问。
“这个”言羽阳被扶苏问住了。
毕竟他也不是医学生,他只知道铅中毒可能要拉去医院催吐洗胃,但那好像又是急性铅中毒的应对方法,慢性铅中毒他还真不太了解。
“有关这方面我还真不太擅长,不过我可以摇个人来问一问。”
而言羽阳所谓的摇人,就是摇来了周未眠。
被抓壮丁的周未眠一脸懵:“你说什么?”
“呃,想问问你慢性铅中毒有没有什么解决的法子。”
那天之后周未眠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消化了皇帝们不是中二病热爱cos的小学生,而是真的皇帝。
而在那之前他也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来接受他们就是中二病热爱cos的小学生。
好不容易自己跟自己和解了。
言羽阳还来问他这种弱智问题。
“慢性铅中毒你上医院啊?你找我干什么?难道我左脸写着医右脸写着生吗?”
言羽阳:
好像也有道理,把铅中毒直接当中毒治也不是不行。
古代治中毒的方式好像是先催吐。
至于古代催吐的方式
言羽阳默默住脑,觉得这个提出这种解决办法重任实在不应该由自己来担当,还是交给宫里的太医们吧。
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事。
证明自己拿的俸禄是应得的时候到了!
但是治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又好像不是一个路数
“你还有事没?没事我走了。”周未眠很不耐烦。
“小周老师请留步。”嬴政赶忙出声挽留:“还请小周老师不吝赐教,告知朕铅中毒的解法。”
周未眠:?
“谁告诉你我会解铅中毒的?”周未眠反问。
嬴政虽然没说话,但他的眼神已经把言羽阳出卖了。
“是你告诉他们,我会解铅中毒的?”周未眠转过身来质疑言羽阳。
言羽阳:
“哈哈,那个,一通百通嘛,我想着你是教生物的,这方面肯定比我有经验”
“要是天底下教生物的还能管这个,那医院里还要医生干什么?请我们教生物的去坐班不就得了?”
言羽阳被周未眠训得声都不敢吭。
周未眠看起来真的很想一走了之。
要是言羽阳开的不是视频模式而是平时的语音模式,他肯定直接一走了之。
三秒后。
言羽阳和周未眠凑在一起开始查某度。
“首先要远离中毒源头”
“我已经让他们把青铜器都换掉了。”
“然后是吃药”
言羽阳和周未眠一看,好家伙,全是西药,说了等于没说。
难不成他们还能买了给皇帝们邮过去啊?
等等
好像还真的可以
他们早两天不就跨时空跨世纪搞了一场以物易物吗?
但是那些排铅的药都是有副作用的,没有去医院面诊,言羽阳也不敢给他们乱用。
等会千古一帝没死于重金属中毒死于他送过去的西药。
那他罪过不就大发了。
嬴政他们还在等周未眠和言羽阳的最终结果。
看来看去也没看出来个所以然来的言羽阳决定把除了吃药以外的方法都给他们说一遍。
“远离中毒源头后,日常要勤吃肉蛋奶,多吃维c多的水果,还有含微量元素高的食物和青菜也要多吃,海产品也可以多吃一点,然后保持心情愉悦,少吃点油脂,这样就可以了。”
“就这样?不用吃药吗?”刘彻问。
“不用啊。”言羽阳硬着头皮说:“你们现在其实也没有症状嘛,对吧,铅中毒是有症状的,所以你们也不用太担心了,平时注意预防就可以了。”
“帝师,你方才说的蛋白质含量丰富、微量元素和海产品具体是哪些呢?可以详细说明吗?”嬴政问。
“就像是鸡蛋啊、牛肉啊、羊肉啊、鱼、芝士啊、葡萄干啊、橙子啊”言羽阳越说声音越小。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很多东西现代有,古代都是没有的。
特别是秦朝。
嬴政还在等言羽阳接着说,看到言羽阳停了下来,嬴政疑惑的问:“帝师,就这些吗?没有其他的了?”
“有是还有很多。”言羽阳实诚的说:“但是很多东西你们古代好像都没有诶。”
“其实我可以买了帮你们交易过去啦,但是古代也没冰箱什么的,买过去也放不住吧。”言羽阳担忧的问。
嬴政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
虽然言羽阳说的很多他都没听过。
但是牛羊鸡这些东西秦朝还是有的。
虽说律例不让宰杀耕牛。
但他是皇帝,想要吃牛肉,也不是吃不到。
重要的是,他这个月跟言羽阳做交易的额度早就用完了。
要想交易只能等到下个月。
而言羽阳好像还不知道一个月只能交易一次这件事。
但嬴政又想到言羽阳动不动就挂在嘴边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还是没打算说实话。
“帝师,但是以物易物的交易上限是一月一次,朕这个月的已经用过了。”嬴政想看看言羽阳能不能想办法,把他的额度给提高一点。
言羽阳听完也很是意外:“一个月只能换一次?扶苏和李斯他们都没有额度吗?只有皇帝可以?”
嬴政:
把这茬给忘了。
“扶苏他们,当然也是可以的。”
“那我跟扶苏他们做交易也可以嘛。”言羽阳找来一张纸准备记一下他们的忌口:“你们有没有不吃的?我过两天就去超市帮你们买。”
周未眠正准备趁机开溜,就被言羽阳一把拽住了:“东西这么多,麻烦小周老师陪我一起啦。”
周未眠:
谁答应的谁自己去,拖我下水干什么?
言羽阳说的一些东西刘彻他们连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忌口了。
“帝师你就看着买吧,朕什么都吃。”刘邦拍着胸脯,很豪爽的说:“朕的那份到时候帝师直接放在朕曾孙那里就好了。省得帝师麻烦。”
刘彻还没来得及感动曾祖对他真是太好了,就听到刘邦下一句就是。
“到时候让曾孙换给朕,这样还不用浪费子房或者韩信他们的额度了。”
刘彻:
白感动了。
第096章 唐末
“不过购物呢是明天的事, 我们来继续说刚刚的话题,刚刚说到哪了来着?”
“说到唐宣宗是吃长生仙丹吃死的。”刘彻提醒道。
虽然曾祖冷漠无情,但别人家的瓜还是要吃的。
刘彻这么一说, 言羽阳想起来了。
“对, 说到唐宣宗吃丹药把自己给吃死了。但是这个丹药他也不是唐宣宗主动要来的,唐宣宗也不跟明世宗一样, 明世宗可以说是非常沉迷炼丹了。唐宣宗这个丹药,是太医给的。”
李世民:?
哪来的太医这么大胆子!
“当然了,这个太医他究竟有没有受人指使呢, 我们也不知道, 只知道这个太医把唐宣宗治死以后, 自己也没落到好, 被唐懿宗给弄死了, 唐懿宗是怎么上位的前面也说过,是宦官矫诏。你把这些事他连在一起看, 好像确实是有那么点不对劲, 对吧。”
“毕竟王宗实是趁着唐宣宗病重的时候才能矫诏成功,但是唐宣宗为什么病重呢, 是因为他吃了长生丹。然后唐懿宗一上位, 就把太医弄死了。看起来好像很巧合, 但是又好像有点太巧合了。当然了, 毕竟没有实质证据, 以上也只是一些猜想, 实际情况有可能并不是这么回事, 也不好说。”
“但是从唐宣宗身上, 还是能得到一点启示,有时候病从口入还真不是开玩笑的, 面对来路不明的食物,大家还是要谨慎入口。毕竟历史上死因奇葩的皇帝还是挺多的。”
平心而论。
皇帝们平时能入口的东西那都是经过了很多遍检查的。
但是谁能想到太医也会被人买通呢。
难道他们的九族是都不想要了吗?
朱元璋很纳闷。
这要是连太医都不能信,哪天有个头疼脑热的那找谁去?
总不可能求求神拜拜佛病就自己好了吧。
“唐懿宗上位以后迅速把他爹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一点的局面给挥霍一空。他儿子唐僖宗是喜欢打马球,唐懿宗就是喜欢开宴会,听音乐。”
“他也跟他儿子似的?把开宴会听音乐看得比命还重要?”刘彻问。
“差不多吧。毕竟唐懿宗也是随身携带自己养的乐人,一天不听都不行。而且他养的乐人还不少。”
“啧啧。不愧是父子俩,还挺一脉相传的。”刘彻点评道。
李世民:
好的不传传坏的。
这种习气有什么可传承的?
这种不肖子孙还能登上皇位。
李世民想。
这要是他儿子,早就被他乱棍打死了。
有这种后代,真是令人蒙羞!
“虽然王仙芝和黄巢起义是唐僖宗在位期间爆发的,但其实源头导火索还是唐懿宗,只不过唐懿宗死的早,唐僖宗赶鸭子上架,直接就接了一个烂摊子。”
“然后他就觉得反正烂成这样了,都与他无关,他就干脆什么都不干了?”刘彻吃瓜吃得起劲:“这是什么心态?难道他不应该觉得,他要学他爷爷,重振大唐雄风吗?”
“你刚刚自己都说了,他跟他爹是一脉相传,他又怎么会继承他爷爷的雄心壮志?”嬴政出声纠正刘彻。
“也对。”
嬴政跟刘彻两人一唱一和的,显然吃瓜吃得很是兴起。
“唐僖宗虽然确实没什么作为,但是他即位的时候,即便是想有作为应该也不太能有。当然了,我不是替唐僖宗开脱哈,他确实是那种只贪图享乐胸无大志的人,我这里只是实事求是的陈述事实。”
“唐懿宗病死的时候,唐僖宗才12岁,然后他就被宦官田令孜他们赶鸭子上架当皇帝了。幼帝登基身边又没有可以跟宦官相抗衡的外戚,结果可想而知,田令孜独揽大权不说,唐僖宗还管田令孜叫阿父。”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什么?!管一个宦官叫阿父?!?!”李世民惊呆了。
每当他觉得唐末的惊喜已经够大了的时候。
历史总会再给他一个新的惊喜。
这跟认贼作父有什么区别??
“啊可能是因为父亲去世太早了,田令孜又一直照顾唐僖宗的生活起居吧,反正呢,唐僖宗对田令孜是一个非常信任的状态,这也导致了田令孜大权在握,没有人能够跟他对抗。前面说到唐僖宗上位没多久以后王仙芝和黄巢他们就起义了。但是唐僖宗不知道这事。”
“这起义军都快要打到家门口了他还不知道?这皇帝当得,掉价。”嬴政嗤笑一声。
“呃其实当时秦二世胡亥在位时期,也是这样的。”言羽阳委婉的说:“当时别人告诉他,有人起义,需要出兵镇压,胡亥根本就不信,他坚持说天下太平,根本没有叛军,所以用不着出兵平乱。”
“后来他又听找高一通忽悠,整天寻欢作乐,等到陈胜他们的起义军都快打到咸阳了,胡亥才终于相信有人造反,然后他又火急火燎的派章邯带兵去镇压陈胜他们。章邯倒是打赢陈胜了,但是他不太打得赢项羽,回头求援吧,赵高还不肯驰援,章邯就干脆投降项羽了。没了章邯以后秦朝更是一盘散沙,没多久就玩完了。”
嬴政:
虽然败家子们败家的方式上都各有各的不同。
但是在败家这方面,却都出奇的一致呢。
“当然了,在王仙芝和黄巢起义之前,唐懿宗在位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两三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有关黄巢起义究竟是唐僖宗被田令孜哄骗了还是唐僖宗跟胡亥一样,事实摆在眼前也不肯信,都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
“唐僖宗跟唐玄宗一样,从长安逃往了四川,然后在这期间,唐僖宗启用了李克用和王重荣,局势在这个时候发生了逆转,因为朱温他投诚了。这下黄巢起义军被打的节节败退。”
“黄巢被镇压以后其实也没唐朝什么事了,表面上唐朝还是统一着所有人,但实际上,各地都被军阀盘踞,真正被唐朝控制的地区已经寥寥无几。好不容易从四川回来了。结果还没来得及在长安多待几天,田令孜又带着唐僖宗跑路了。”
“因为李克用来了?”刘彻问。
“是的,因为李克用来了,田令孜回来以后想跟王重荣抢好处,但是他又抢不过王重荣,他就想着干脆把王重荣给弄死,前面也说过李克用趁着讨伐王重荣的机会带着军队就来了,结果李克用不是来讨伐王重荣的,反而把跟田令孜一伙讨伐王重荣的人给弄死了,田令孜害怕,就拉着唐僖宗又一起跑路了。”
“但是这次以后田令孜也没捞到什么好,因为田令孜老是动不动就带着唐僖宗出逃,其他军阀干脆直接把唐僖宗弄成了太上皇,从宗室里随便挑了个病秧子当傀儡皇帝。”
“嚯,这是唐朝第几个还活着却被迫成为太上皇的了?”刘彻奇道:“看来你们唐朝的特产,就是活的太上皇啊?”
李世民:
李世民不想说话。
“这下战争又开始了,重新拥立皇帝的军阀想搞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唐僖宗那边呢,又不愿意不声不响的当这个太上皇,就想出兵把盘踞长安的军阀给搞掉。毕竟又没有退位诏书也没有真实手续,长安那边的皇帝还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正统还是在唐僖宗身上。”
“古代人呢,虽然造反的事是要干的,但是口碑呢,也是要好的,在正统和不正统之间,选择谁显而易见。本来还和田令孜不对付的王重荣和李克用帮唐僖宗扫平了长安的皇帝和军阀。相对的,田令孜刘备一贬再贬。”
“唐僖宗又准备回长安,但是大家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就证明了他回长安的路上注定是不太平的,路过凤翔的时候,唐僖宗刘备李昌符给拦住了,但李昌符没能成功如愿,反而把自己给玩死了。唐僖宗最后还是成功的回到了长安,只不过他虽然回到长安了,也没能过上几天的安生日子,就突然暴毙了。英年早逝,唐僖宗死的时候才27岁。”
“死得早好啊,他要是再晚死几年,唐朝的历史说不定还要再短几年。”刘邦笑眯眯的。
“合着这要死要活的回长安,只是为了埋在长安啊。帝师,你能算清楚他进进出出长安有多少次吗?”刘彻的评价也非常犀利。
“两次吧,第一次是因为黄巢,第二次是因为李克用。”
“在位15年,的有13年都花在逃亡上了吧。”朱元璋一针见血。
“唐僖宗暴毙以后,唐昭宗就赶鸭子上架了。其实前面说唐宣宗以后唐朝就烂了也不是很准确吧,唐昭宗还是有想过要拯救大唐的,只是他失败了。毕竟这时候的唐朝已经烂到底了,换谁来都不一定好使。”
“这时候李克用不说是一家独大吧,至少他的威胁也比其他军阀要大很多,然后唐昭宗亲手选中了覆灭大唐的对象,朱温。他选择用朱温去对抗李克用。历史的结果摆在这里,唐昭宗这一决定,显然做得不太好。”
“这一举动并没有把李克用消灭,反而间接使朱温做大。我不知道唐昭宗用朱温算不算得上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这个时候对唐朝忠心的武将可以说是没有了,就算唐朝能将军阀们占据的州郡收回来,派出去镇守州郡的人,过不了多久就会选择拥兵自重。就算他不拥兵自重,他也不一定守得住,军阀们相互吞并的速度其实是很快的。”
“而且唐昭宗虽然有一颗改革的心,但是他自己其实是有点自身难保的,当时唐昭宗想封张浚为宰相,李克用不同意,李克用直接放话,如果唐昭宗敢立张浚当宰相,他就敢带兵进长安,甚至美其名曰为,清君侧。”
皇帝们都被这个清君侧给气笑了。
“好一个清君侧。”刘彻说:“他怎么不直接说皇帝只是他手里的玩物呢?”
“可能李克用就是这么想的,当时的军阀们也不太把皇帝放在眼里,不然他们怎么会一个个都想着挟天子以令诸侯呢,而且唐昭宗到了后期也走上了唐僖宗的老路。从长安逃了出去。但是和唐僖宗不同的是,唐昭宗出逃,是受李克用他们控制的,李克用后来怕唐昭宗落到朱温手里,就又让唐昭宗重新回到了长安。”
李世民:?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你搁这玩逗狗呢?
第097章 第 97 章
“只是唐昭宗回到长安以后, 他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动作,他就被宦官给软禁了。可能是因为唐昭宗有自己的想法,跟前两个只会花天酒地的皇帝不一样, 宦官觉得自己没法掌控唐昭宗了,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打算换一个新太子。”
“惨啊, 真惨。”刘彻摇着头说:“这样的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意思?”
“武帝,你也别老在这看不上唐末了,你们汉末不也一样吗?”赵匡胤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让史官专门把汉末的历史翻出来给过了一遍。
“你是觉得元成哀平的自由度特别高呢, 还是觉得东汉末年的汉室处境比唐末好啊?”
之前赵匡胤被刘彻用宋末结局怼得哑口无言。
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让他等到机会, 赵匡胤直接就贴脸开大了。
刘彻:
“帝师现在说的是唐末, 你扯什么汉末。”刘彻硬邦邦的说:“不要在这里耽误大家的时间。”
刘彻深知, 每个朝代末期的皇帝肯定都差不多。
汉末估计也比唐末好不到哪里去。
热闹还得是别人家的才好看。
轮到自己家那可就不叫看热闹了。
“反正现在也不是上课, 随便讲讲怎么了?只能讲别人家?讲不得你家啊?”赵匡胤振振有词:“一视同仁啊。”
李世民也出声附和道:“朕觉得宋祖说得有道理。”
虽然汉朝的历史他是知道的。
但是唐末这个历史他实在是不想再听了。
他得听点别人家的故事缓缓先。
“一下从唐末又跳到汉末,跨越度会不会太大了?”言羽阳有点迟疑。
“对对对, 是有点太大了。”刘彻猛点头:“做事要有始有终, 朕觉得还是先按顺序把唐末讲完比较好。”
“一点也不大。”李世民持反对意见:“反正都是讲故事,老听一个故事也腻得慌, 故事要换着听才有意思。”
嬴政倒是无所谓听谁家的丢脸事迹。
反正都是他不知道的, 听谁家的都新鲜。
只不过
听取代了大秦的王朝覆灭。
好像是比听唐末的故事有意思多了。
于是嬴政也出声支持李世民:“朕也觉得听听汉末的事不错。唐宗说得对, 老听一个故事也很没意思。”
“既然大家都想听, 那就说说汉末好了。”言羽阳没怎么犹豫, 就换了话题。
刘彻:?
哪来的大家?
不就两人吗?
帝师你这变得太快了吧!
“赵匡胤同学提到的元成哀平其实前面我们已经简单的聊过了, 那今天就讲讲东汉末年三国初期好了。其实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也挺乱的, 之前讲到东汉的时候就提到过, 东汉的朝政一直把握在外戚和宦官手里,每一任皇帝上位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实权。”
“东汉虽然有皇后之冠邓绥, 但邓绥能稳住东汉一时,没法稳住东汉一世。邓绥才刚去世,她一手稳定下来的局面就被汉安帝刘祜给打破了。这个时候东汉才刚传到第六位皇帝,就已经开始由盛转衰了。”
“哇哦,这么快就进入到江山倾颓环节了?”嬴政看热闹不嫌事大,“唐玄宗是唐朝第几个皇帝来着?好像是第八个,这么看你们东汉连唐朝都不如,就大哥别说二哥了吧?”
刘彻:
虽然他不是东汉的,但是还是感觉自己被骂了。
“从刘祜这里开始,外戚逐渐掌握了朝堂的话语权。但其实汉安帝自己亲政的时间总共也就只有四年。”
刘秀:?
“四年就把家底给败空了?邓绥亲政的时候他都死哪去了?照葫芦画瓢都不会?”刘秀无法理解。
“呃其实汉安帝对邓太后一直都不是”言羽阳委婉的说:“不是那么喜欢,邓太后生前的教导汉安帝就不太爱听,更别指望邓太后死后,他能听邓太后的话了。不过虽然汉安帝不听邓太后的话,但是他乳母王圣的话他还是蛮听的。”
刘秀皱着眉听言羽阳继续说:“汉安帝对邓太后的不喜,也蔓延到了邓太后的家眷身上,邓太后死后,汉安帝趁机发作,把邓太后的兄弟们统统都发落了,处死的处死,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
吕雉嗤笑一声:“我早就说过,刘家的白眼狼是不会识好歹的,邓绥为了守护汉室江山做了那么多又如何?到头来,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
刘家人没接吕雉的话,刘秀本来也觉得刘祜这事做得太难看,但此时听吕雉这么一说。
他的逆反心又上来了。
“可是因为邓绥的兄弟们,仗着自己外戚的身份欺男霸女、横行霸道?”刘秀问。
言羽阳诧异的看了刘秀一眼:“你怎么会这么觉得?邓鹫他们当然不是,东汉仗着外戚身份为所欲为的人确实很多,但邓家是少数没有这么做的外戚,汉安帝对邓太后兄弟们的所作所为,别说朝内文武百官看不下去,就连老百姓都自发的为邓家鸣不平。”
刘秀被言羽阳说得不吭气了。
“虽然事后汉安帝取消了流放邓氏子弟的处罚,但邓鹫最后还是绝食自杀了,在朝野内外横行霸道、欺男霸女的外戚反而是汉安帝自己加封的乳母,王圣。给乳母封爵的先河,就是汉安帝开的,但你要说王圣真有什么特别大的功绩,我是说不上来的。”
“而且汉安帝这个人,特别的任人唯亲。虽然他在外交方面是有一点功绩的,但是这个功绩完全没法掩盖他当皇帝的缺陷,说好听点他是不爱听外人劝,说得难听点就是个妈宝男。”
“你说他听劝吧,朝里大臣上书的意见,他一概都不采纳。你说他不听劝吧,阎皇后和乳母王圣的意见,他照单全收。朱宠说不能这么对邓氏一族,他让朱宠滚蛋,杨震说不能给王圣和她女儿这么大权力,他充耳不闻。阎皇后和王圣说要废太子,他麻溜的就把太子给废了。”
刘邦:?
当初言羽阳说他想废太子,结果被臣子指着鼻子骂。
怎么这后代想废太子就废太子。臣子呢?
东汉的臣子都死哪去了?
嗯
好像一心为国的臣子真让那个汉安帝给弄死了诶。
“太子可是有什么错处?”刘彻问。
“当时太子刘保才九岁,九岁的小孩能干嘛?”
“那朝臣呢?没有一个朝臣反对吗?”刘彻又问。
“有啊,张皓他们反对了,但是汉安帝不听啊。反正汉安帝主打的就是一个,我行我素,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想让我听你的?不好意思,门都没有,最后杨震气得直接喝毒药自杀了。”
刘彻:
好好好,这么当皇帝是吧。
“邓绥?邓绥你在吗?”刘彻记得之前好像看到过和熹太后邓绥进群的消息。
邓绥还在消化刚刚接收到的爆炸信息,就突然被点名了。
“我在。”邓绥出声回应道:“谁找我?”
“朕找你。”刘彻诚恳无比的说:“你千万千万不要让这个刘祜上位,记住了,等会就立刻马上把他给废了,知道吗?”
邓绥:
这废不废太子的,也不是她能说了算的。
本来很多朝臣就对她亲政很不满意了。
拿不出个合理的理由。
她很有可能不但废不掉刘祜,还提前把东汉送进深渊。
但是现在知道了刘祜靠不住。
邓绥也得早做打算。
“我会尽力而为的。”邓绥没有完全答应刘彻的话茬。
“废掉太子之后的汉安帝依旧我行我素,只不过他在带着阎皇后出去玩的路上突然得急病,病死了。这下好了,乱套了,这时候的汉安帝才三十多岁,距离他废太子刚过去了一年,他压根就没想过重新立太子。”
“阎皇后直接挑了个宗室的孩子,拥立他登基,但是这个皇帝在皇位上只待了两百多天,就病死了。然后作威作福的阎氏外戚被废太子刘保的乳母联合宦官给弄下去了。”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会东汉除了宦官和外戚,皇帝的乳母也是掌握了政治权利的一环。皇位最后兜兜转转的还是落到了刘保头上。刘保比他爹那可强多了,他又给东汉续命续上了一口。”
“虽然他是因为宦官才得以即位的,但是他也没有完全把权力下放到宦官身上,他和他爹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他们都给乳母封爵了,但是汉顺帝很有自己的主见,宦官和乳母他是一个都不惯着。可惜,就是死的早了点,汉顺帝死的比他爹还早几年,三十岁就死了。”
“汉顺帝一死,朝政又落到外戚手里了,汉冲帝继位的时候才两岁,朝堂直接变成了梁氏的天下,梁冀直接就一手遮天,两岁上位,三岁就死了,汉冲帝活都没活明白,就让人给送下去了,梁冀直接跟阎氏一样,从宗族里面选皇帝。”
“结果被梁冀选上的皇帝看不惯梁冀的作风,觉得他太跋扈了,梁冀直接一瓶毒药给人家药死了,然后又开始从宗族里面挑傀儡皇帝。”
刘彻:?
刘秀:?
怎么个事?
旁若无人之境了是吗?
“皇帝是他想换就能换?想让谁当就让谁当的?”刘彻刚刚看热闹看得有多开心,这会就有多生气。
这都什么乱臣贼子。
居然还能让他活到换两三个皇帝。
刘氏的人是死绝了吗?
“嗯可能因为梁冀是大将军吧?因为汉顺帝死的早,梁冀的妹妹又是汉顺帝的皇后,而且汉顺帝用梁家用的还挺顺手的,估计一是觉得梁家没那么大胆子,二是没想到自己会死那么早吧。”
事实证明。
梁家不但有胆子,他们还非常胆大包天。
“精彩,精彩啊。”嬴政点评道:“宋祖说得果然没错,汉末比起唐末来真是没好到哪去。”
看来这朝代年份一长,败家子确实就多。
“梁冀把汉质帝药死之后,想到了自己的妹夫刘志。估计是觉得有这层姻亲关系在,刘志会比旁人更好掌控一点,但是梁冀估计也没想到,最后他让他妹夫给弄死了。”
听到这,刘彻的脸色好看了一点。
“梁太后和梁冀的妹妹都去世以后,梁冀和刘志之间的关系就出现了一点裂缝。加上梁冀日渐跋扈,不满足自己已经拥有的权势,根本就没把刘志放在眼里。还试图除掉刘志宠妃的母亲,刘志忍无可忍,终于决定把梁冀除掉。”
第098章 第 98 章
“不过刘志决定除掉梁冀的地方也很有意思。他找了几个人一块蹲厕所里歃血为盟。”
刘彻:?
等等。
在哪??
厕所里???
这么不讲究吗???
算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好歹他还算有点血性把外戚弄了。
已经比前面几个好很多了。
“说干就干,商量好以后汉桓帝就跟他的同盟们一起迅速控制住了局面,梁冀自知大势已去, 就干脆自杀了, 事后汉桓帝把梁家抄家以后,抄了三十多个亿的财务。差不多抵了东汉一年税收的一半。”
嬴政:?
多少?
一个臣子能贪这么多??
别说是嬴政了, 其他的皇帝们也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这些年大大小小的贪官他们不是没惩处过。
但贪成这样的那可真是太少见了。
刘彻想起自己早段时间发落的官员。
他抄了那么多府邸。
加起来的财务都没这个梁冀贪得多。
收回前言。
刘志居然等到梁冀对他宠妃母亲下手才决定弄梁冀。
着实也是没好到哪去了。
“汉桓帝除掉了梁冀之后,朝政大权又慢慢落到了宦官手里,因为汉桓帝重用宦官, 这时候还兴起了著名的党锢之祸。党锢之祸也被称为东汉灭亡的转折点。”
兜兜转转最后又落到宦官头上了。
刘彻就纳了闷了。
他们离了宦官是活不了吗。
除了他们汉末, 言羽阳前面说的唐末也是宦官弄权。
刘彻觉得自己脑袋都想破了也想不明白。
那权力怎么会落到宦官手上。
你说外戚当政吧, 他还能理解一点。
毕竟窦太后没去世之前, 刘彻自己处理朝政也不是太自由。
但是怎么着他也没让权力落到宦官手上呢。
“因为另外五个跟着刘志搞政变诛杀梁冀的都是宦官, 刘志索性直接给他们五个都封了万户侯,给了很大的权力。相比梁冀来说, 还是封了万户侯的宦官更好掌控一些。”
刘彻:
刘彻哽住。
“不过五侯也没能作威作福太久, 就都被汉桓帝给罢免了。”
刘彻一口气还没松出去呢。
就听见言羽阳接着道:“因为汉桓帝找到了新的能用的宦官。”
刘彻:
好好好。
东汉宦官,东汉特产。
朱元璋阴阳怪气的说:“这下你们汉朝皇帝能送什么礼讨好帝师不是显而易见了么。”
刘彻直觉朱元璋嘴里没几句好话, 不想接他的话茬。
没人搭理朱元璋也不生气, 自顾自的说:“你们送帝师宦官跟外戚不就得了?这就是你们汉朝特产啊。嗖一下让系统给你们送过去, 还能是新鲜热乎的。”
言羽阳:
你说的这个新鲜热乎是人还是人皮。
言羽阳真怕朱元璋哪天一时兴起给他搞过来一个被剥皮楦草的贪官。
那太噩梦了。
言羽阳赶忙出声拒绝:“别听他的, 我不收这种东西的啊。”
说完, 言羽阳感觉自己的话好像有点歧义, 又补充道:“当然, 别的东西我也不要, 别瞎送。”
“继续说回党锢之祸。”
“汉桓帝虽然罢黜了五侯,但对新上任的宦官还是很宠信的。这就导致了宦官出现一手遮天的局面, 宦官们为非作歹,赶在汉桓帝大赦天下之前肆意犯法杀人,但总有那么几个刚正不阿的臣子眼里揉不得沙子,比如南阳太守和汝南太守。他们两直接无视了汉桓帝的赦令,仍旧对故意为非作歹的宦官处以刑法。这下可把其余宦官给惹毛了,宦官们纷纷表示抗议,虽然最后汉桓帝听信宦官们的谗言,把南阳太守和汝南太守直接给杀了,但双方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宦官们意识到文臣集团试图把自己赶出朝堂,他们不想就这样坐以待毙,于是,没过多久,宦官们就策划了一场大案,那就是对士大夫的诬陷。本来那些世家之后自诩清流,会在日常生活中聚在一起稍微谈论一点朝政,他们的家人又或多或少都是在朝为官的人,这些人也都是未来的为官预备役,但这却成为了宦官阵营扣大帽子的把柄。”
“一顶结党营私的帽子扣下来,汉桓帝大怒,直接把被宦官扣帽子的人全都给抓了。汉桓帝当时是动真格的,谁来了都不好使,敢劝他的一律都被他革职论处。后来就连皇后他爹窦武也来帮忙说情,汉桓帝还是不搭理。”
“直到审着审着宦官们发现自己也搅和进去了,这才上书给汉桓帝,汉桓帝才把那些被抓进牢里的士人给放了出来,虽然放出来了,但是汉桓帝心里还是有气。勒令这一批人永远都不准被录用。”
“虽然汉桓帝比之上下确实是矮子里面拔高个,但是你说他特别明辨秋毫吧,好像也没有。但你说他干得特别不行吧,纵观东汉的皇帝,他也算能排得上号的了。而且他也是少数不受外戚掌控的,虽然他被宦官掌控得死死地。”
刘彻闻言冷笑一声。
东汉总共就那么几个皇帝。
一个梁冀就弄死两个。
前面的阎氏还弄死一个。
可不就没几个能用的了么?
“不过汉桓帝外交方面还是无可指摘的,西域啊、南蛮啊、羌族啊等等,他在位期间还是平定了不少叛乱的。不过汉桓帝死得也挺早的,36岁就死了。”
“等等,帝师,朕有一个问题。”刘彻问:“这东汉的皇帝他怎么就都死那么早呢?就没一个能活过四十的吗?”
虽然早先已经知道了东汉皇帝命短。
但是这也太短了。
除去那几个几岁就死了的。
这些成年的怎么也都一个个的都死那么早?
“有啊,光武帝刘秀就活到了63,是东汉命最长的一个。”
“除了刘秀呢?没别人了?”
好久没被人这么直呼其名了,骤然被刘彻这么一喊,刘秀还有点不适应。
“有的吧。”言羽阳沉思了一会:“刘协好像也还行,活到了53岁。”
“刘协是?”
“东汉最后一位皇帝。”
刘彻:
当朕没问。
“最后一个皇帝居然还能活到53?”嬴政奇道。
他记得之前言羽阳说的什么唐朝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基本都是被迫上位的傀儡,还是短命傀儡,当不了一两年傀儡就会被人弄死。
这汉末的傀儡居然比掌权的皇帝还长寿。
这可真是奇怪。
“汉桓帝死后,灵帝继位,这时候东汉已经算是日薄西山了。因为汉桓帝死得早,自己膝下又没有子嗣,所以汉灵帝也是从宗室那边过继来的。汉灵帝当上皇帝的时候才十一岁,所以依照惯例,朝政由升级成窦太后的窦皇后把控。窦太后的父亲窦武也成功加官晋爵,窦氏一族权侵朝野。”
“但是这时候窦武和窦太后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按照窦武的意思是宦官祸乱朝政,应该狠狠铲除,但是窦太后被宦官蒙蔽了双眼,不同意父亲的决定。就要死保宦官,这也导致了后期宦官政变,窦氏一族被尽数诛杀。”
“本来一开始,窦太后跟她爹是一条心的,不但诛杀宦官,还启用了女尚书参与政事,本来大家都以为好日子要来了,结果窦太后被宦官给拉拢了。宦官们一看掌权者都不待见自己,觉得不行,得为自己谋一条生路。”
“但是窦武和窦太后都不乐意见他们,于是他们选择曲线救国,因为窦太后对汉灵帝的乳母十分看重,宦官们想着讨好不到窦太后,那就去讨好汉灵帝的乳母,到时候让汉灵帝乳母帮他们说说好话,也是一样的。”
“不得不说,宦官们的计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窦太后果然听信了汉灵帝乳母的话,开始觉得宦官里也是有好人的,不应该一棒子打死。正好这时候窦武想把宦官全面铲除,但在窦太后的力保之下,窦武没能成功。”
“我不能说没有宦官的东汉就一定能国祚绵延,但显而易见,有宦官的东汉逐渐走上了绝路。”
“哼,女子误国。”朱元璋又开始发表他的意见。
“误的又不是你的国,有你什么事?你怎么不去怪那群宦官?”吕雉反唇相讥:“帮你们处理朝政延长国祚的时候听不到一句好话,一下没干好就又都成女人的错了?”
“你!”朱元璋暴起。
但看到言羽阳看了自己一眼。
朱元璋又强迫自己把到嘴边的脏话强行咽了回去。
“你最好是能保证你们明朝一个昏君都没有,不然你们不就是误国的男子了?”吕雉翻了个白眼。
看到朱元璋又要发怒,言羽阳出来劝了一句:“吕雉同学,不要说了。”
吕雉伸手敲了敲桌子:“好,看在帝师的面子上,我不说了。”
刘邦虽然听着也不爽。
但本着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原则。
他还是没有说什么。
只不过看着朱元璋被吕雉噎的说不出话的样子,刘邦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当时还在沛县跟吕雉一起过日子的时候。
别说。
他还挺怀念这样的吕雉的。
“窦太后不同意,窦武意图铲除全部宦官的愿望落空了,他只能选择跟陈藩悄悄谋划把宦官都弄死这件事,但我们前面说过,汉朝有一个谋反必定走漏风声的定律,虽然窦武他们这不算谋反,顶多就是搞搞政变,但是依照惯例,他们的计划还是走漏了风声。”
“像当初刘志在厕所搞政变的时候,主打的就是一个速战速决,怕风声走漏了,他前脚商量好计策,后脚就麻溜点把事给办了,哪跟窦武他们似的,还要搁那磨磨唧唧的商量,风声刚走漏,宦官就直接动手了。”
“俗话说得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成不成的另说,总之你先下手再说。宦官们就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全面取得了政变的胜利,窦武和陈藩的家人也被宦官尽数除去,窦太后也被宦官直接迁居软禁了。”
“至此,朝政大权彻底落入了宦官手中。”
“有想法是好事,可惜就是棋差一招。”嬴政评价:“这个窦武也算是忠勇之辈了。”
“窦太后生前庇佑宦官,但是死后宦官可没念过他的好,窦太后死后宦官们不仅直接把她的尸体扔大街上供人指指点点,还试图把窦太后按贵人的待遇草草埋了。最后还是汉灵帝出面据理力争,窦太后才跟汉桓帝一块合葬。”
“是比刘秀有良心一点。”李世民随口说道:“刘秀不就把吕雉挪出高庙了么?”
第099章 刘秀
刘邦:?
吕雉:?
刘秀干嘛了??
“你再说一遍。”吕雉问:“刘秀做什么了?”
“啊呀。”李世民故作惊讶道:“朕还以为你们都知道呢, 原来你们不知道啊。朕顺嘴就给说出来了,真是不好意思。”
刘秀:
朕看你就是故意的吧。
李世民搓了搓手指:“就是这样那样,那样这样, 刘秀就把吕雉从高庙里移出去, 把薄太后迎进去了。刘恒不敢做的事,刘秀帮他做了。”
刘恒:
汗流浃背了大哥。
干嘛把朕也拖下水啊。
吕雉微微一笑, 什么也没说。
刘邦为了不让事态发展升级,当机立断的在他们刘家群里开始讨伐刘秀。
【汉高祖】刘邦:刘秀,不是朕说你, 你怎么能干这种事?
【汉高祖】刘邦:娥姁是朕的妻子, 你这么做是何居心?
刘秀:
先不说他现在还没有这么干。
就算他日后这么干了, 刘邦他们又能拿他怎么样。
还能从棺材里跳出来打他吗?
思及此处, 刘秀回道。
【光武帝】刘秀:挪都挪出去了, 还能又移回来不成。
刘邦:?
什么话!
这叫什么话!!
比刘邦更慌的是刘恒。
刘秀当然无所谓,想干嘛就干嘛。
但是他和他母亲的性命还在吕雉手上攥着呢。
一个不好, 吕雉说不定就送他和母亲下去见他老爹了。
刘恒紧急头脑风暴开始想该怎么稳住吕雉。
小群里的人吵吵嚷嚷的, 吕雉始终都不曾露面出来说一句话。
出人意料的。
吕雉并没有像刘恒他们想的那样愤怒。
吕雉出乎意料的冷静。
她早就知道刘家人的德行。
刘秀会做出这种事,她其实不是很意外。
就冲着刘家人卸磨杀驴的德行, 她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刘邦看吕雉半天没说话, 又敲开了吕雉的私聊界面。
【汉高祖】刘邦:娥姁啊, 你别生气, 朕已经说过刘秀了。
【汉高祖】刘邦:他这么做实在是太过分了。
【汉高祖】刘邦:但是娥姁你放心, 朕明媒正娶的妻子永远都只有你。
吕雉看着刘邦发来的消息, 压根就没有想搭理的意思。
男人都是这样。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翻脸的时候一个变得比一个快。
刘邦看吕雉不理自己, 选择场外援助:“帝师, 你来说。”
猝不及防被点名的言羽阳:?
啊?
说什么啊?
“朕不信唐宗的一面之词,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还请帝师说明。”
言羽阳:
呃
虽然李世民在这个节骨眼上说这种话的动机可能有点不纯。
但人家说的确实是事实啊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嗯其实唐宗说得没错。刘秀确实在自己死前做出了退吕进薄的选择,这都是有历史记载的。”
刘邦:
刘恒:
“就这样吗?”刘恒试图挣扎:“没别的了?”
“其实这个事到了高中历史的时候也会讲,不过现在拿出来讲一下也可以。”
“根据现代分析,刘秀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刘秀这个人。”
刘秀:?
不是讲汉灵帝吗?
怎么又把话头扯他身上了?
“刘秀起义的时候,正好是王莽建立新朝的时候,有人说王莽和刘秀的战争是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
“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嬴政问:“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王莽是跟我一样的现代人,只是穿越到了过去,位面之子的意思大概就是说刘秀是主角,是被世界意志选中的人,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玩笑。”
“为什么后人会这么说?”
“因为王莽在位的时候曾大肆屠杀过很多叫刘秀的人,而王莽和刘秀在昆阳的战争,双方人马差距更是达到了四十万打一万,但就在这种情形下,手握四十万精兵的王莽却败了……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说的是就在战争一触即发之际,天降陨石砸进了王莽的阵营,把王莽那边的人砸了个人仰马翻,刘秀这边的起义军大获全胜。”
“这陨石难道还长了眼睛,只砸王莽不砸刘秀?还真是神奇。”
“刘秀曾经有过两个皇后,郭圣通和阴丽华。”
“前者跟刘秀是政治联姻,后者刘秀称阴丽华为一生挚爱。当然,这是站在刘秀的角度上看。”
“站在两位皇后的角度来看,刘秀都很薄情寡义。”
刘秀:?
他怎么就薄情寡义了?
“常有人说刘邦翻脸不认人,落魄时求娶吕雉,发达了就试图抛弃糟糠之妻,但刘秀比之刘邦,那可以说是渣男中的战斗机了。”
刘邦:
并没有感觉自己被维护了。
“你叫做阴丽华,你的家族虽然在朝廷上没有什么势力,但也算是富甲一方。你性情温婉,貌美动人。突然有一天,一个男子说,娶妻当娶阴丽华。这个男人大你十岁,娶你过门后发誓会永远对你好,你信了。”
“但此时是乱世,你的丈夫并不是甘愿碌碌无为之辈,他说他为了不连累你,将你送回了老家,自此,你跟你的丈夫分开了,而分开后,你再也没有得到过你丈夫的音讯。你曾以为你的丈夫已经战死沙场,结果分开两年后,你的丈夫派人来接你。”
“他已经成为了全天下的王,身边也有了其他女子,不仅如此,他还和其他女子孕有一子,你们当初新婚的海誓山盟,好像只有你一人记得了。你的丈夫说想封你当皇后,但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你的丈夫并不能很好的掌控朝局,虽然他对你的家族进行封赏,但你明白,你身边既无孩子傍身,你的家族也并不能成为你坚实的后盾,于是你拒绝了你丈夫想封你为后的提议。你的丈夫似乎很满意你的识趣,他没有再劝,将他身边的女子封为皇后,封你为贵人。”
“由于王朝初定,四方并不是很太平,你的丈夫需要继续出征。这一次,他没有再抛下你,而是带着你一起出征。但不巧的是,这时候你怀孕了。就这样,在战争途中,你为你的丈夫生下了你们的第一个长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为你的丈夫诞下了五个孩子。而你和你的丈夫似乎感情越来越好。但就在此时,一道噩耗传来,你的母亲和弟弟被人杀害了,你感到十分悲伤。就在此时,你的丈夫旧事重提,想要再次册封你为后。”
“这一次你没有拒绝,那本来就是你的位置,你也不应该拒绝。你成功的得到了本该属于你的皇后之位,你的儿子也被你的丈夫封为太子。”
“哼。”太平公主冷哼一声:“朝三暮四的男人。”
刘秀:
“紧接着,我们来换一个视角。你叫郭圣通,你的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你的母亲出身真定王氏,你的父亲是地方豪强。你的舅舅将你嫁给了刘秀。没人问过你的意愿,而你的舅舅也明知刘秀已经有了妻子。”
“但你并不知道,这只是一场政治联姻,你也不需要知道。当你嫁给你的丈夫之后,郭氏和真定王室的未来似乎一片明朗。除了你。此时的你的丈夫手中尚未有多大的权力,他只是众多起义军中的一支。你跟着你的丈夫,但你却看不见自己的未来。”
“嫁给你的丈夫不久后,你为他诞下了长子。而你丈夫的起义事业逐渐有了气色。终于,他掀翻了更史政权,自己称帝。就在你以为你终于熬出头了以后,你的丈夫却并没有如你所想的那样,把你封为皇后,他只将你封做贵人,然后派人将他的原配接了回来。”
“那是你第一次知道,你的丈夫除了你之外,早就已经有了妻子,可他却从未对你提起过,你和你丈夫的第一任妻子面面相觑,你不知道她的心里在想什么,但你却很清楚,你从头到尾,都被骗了。”
“你的丈夫想将他寻来的女子立为皇后,正巧这时,你的舅舅意图谋反。你的丈夫说那女子“雅兴宽仁,有母仪之美”。但那女子拒绝了封后的旨意,也许是因为你的舅舅虽然谋反,但你的父亲并不曾参与。也许是因为,跟随你的丈夫一起起义的人,只知你郭圣通,并不知阴丽华,总之,你的丈夫将你封为皇后。”
“你得到了皇后之位,但你却并不开心。你为你的丈夫诞下了五子一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丈夫对你越来越不满意。他说你善妒,说你有吕霍之风,说你配不上皇后之位,在他死后不会善待阴丽华母子。最终,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只是因为你丈夫的猜想,你就从云端跌落,由皇后被废为贵人。”
“伴随着你失去后位,支持你儿子的功臣集团的也越来越失势,为你儿子说话的大臣也被你丈夫罢黜。最终,你儿子当了二十年的太子,还是被废,成了一个藩王。”
“薄情寡义还真没说错。”嬴政摇头:“还真是用完就扔啊。”
“虽然阴丽华当上皇后之后,并没有对郭圣通做什么,她对待郭氏一族的态度也很平和,郭圣通最后也捞到了一个中山王太后的位子,但我还是得说,刘秀当皇帝的政绩确实不错,但这德行确实是不咋地。”
刘秀:
他身为一个皇帝,废个皇后也废不得了?
“说这个呢,也只是想告诉各位,刘秀是有前车之鉴的,他连自己的皇后都能说换就换,给他的祖宗换个皇后,在他看来好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刘秀觉得吕雉和郭圣通一样,都不配做皇后,因为他们公然违抗皇帝的旨意,没有善待皇帝的子女。当然,郭圣通的罪证是刘秀的臆想,郭圣通根本没做过只是刘秀觉得她未来会做,而吕雉那边就是因为她实打实的做过。”
“而刘秀在废除郭圣通之后,虽然给足了郭氏弥补,但郭氏心里肯定还是有一点不服,所以刘秀需要再次强调阴丽华他们的正统性,顺便警告郭圣通的儿子们不要有异心。同时还能警告阴氏外戚,心里有点数,不要效仿汉初吕氏肆意干政。正好,退吕进薄即可以达到他的目的,还能将他认为不配的人给踢出去,一举两得。”
吕雉:?
你想立威拿我当靶子???
第100章 第 100 章
“总之呢, 刘秀这个做法虽然令人诟病,但是他这个换太子的方式还是值得借鉴的,至少没引起什么风波, 东汉前期的权力过渡算是比较顺利。”
刘邦看言羽阳半天没说到退吕进薄以后吕雉的神位上哪去了, 不由得“咳咳”两声进行暗示。
于是言羽阳的话头很生硬的折了过来:“但是话又说回来,刘秀做事也没做得那么绝。”
嬴政:?
这么突然吗?
这话该怎么说回来?
“虽然刘秀把吕雉挪出神庙了, 但是我们刚刚说过,他废郭圣通的时候也没把人废为庶人,而是改成了中山王太后, 吕雉也是一样。刘秀把吕雉从高庙里挪出来以后, 把高后的名头改为吕后。然后把吕雉的神位放进了她自己的陵寝里。”
吕雉:
还不如不说。
这好到哪里去了?
“自己的陵寝?”刘邦问:“娥姁没跟朕葬在一处?”
“没有啊, 你们都埋在长陵。哦, 我的意思就是刘秀把吕雉的神位扔长陵里了。”
刘邦:
眼看着这一茬是说不清了。
越说越乱。
刘邦只能催促着言羽阳转换话头。
“方才帝师说的汉灵帝即位后光景如何?朕很想知道。”
“帝陵。”刘彻突发奇想:“帝师能带朕去看看朕的帝陵变成什么样了吗?”
刘邦和刘彻同时开口道。
言羽阳:
好拙劣的转移话题方式, 也没比他高明到哪里去啊。
至于看帝陵
言羽阳想起刘彻的墓的惨状
感觉这项活动还是不要进行比较好。
言羽阳没接刘彻的话。
跟刘邦一唱一和:“既然大家想听汉灵帝,那我们就接着说汉灵帝吧。”
刘彻:?
帝师是没听到他说话吗?
怎么只回曾祖的话不回他的话?
于是怀揣着疑惑的刘彻又问了一遍。
言羽阳:
有时候打破沙锅问到底真的没好处。
既然不肯告诉你那肯定是为你好啊!!
“这个看帝陵这个事, 等我有时间再说吧, 其实帝陵也没什么好看的吧,你们在位的时候不都提前修建好了, 是什么样子不都知道吗?”言羽阳试图打消刘彻的想法。
但是刘彻正在兴头上, 岂会因言羽阳几句话就放弃。
“当时是当时, 后世是后世, 过去这么多年了, 朕着实想看看变成了什么样子。”
言羽阳:
你不会想知道的, 真的。
“那个, 但是我没时间啊, 我得上班呢,你们的陵寝都分散在各个地方, 我真没时间去。”
“上班?是做什么?”
“不上班就没钱,没钱我就得去喝风了。”言羽阳以为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刘彻总该放弃了。
谁知刘彻大手一挥,“不就是钱么?帝师,朕给你送点,你就不用上班了。”
言羽阳:
好霸总,好心动。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被包养的感觉吗?
不用上班还有钱拿,言羽阳承认,他可耻的动摇了。
见言羽阳没接话,刘彻又添了一把火:“谁想看自己的帝陵,就拿钱找帝师办事,这不是两全其美?帝师又有钱,朕也能得到想要的。”
别的他可能没有,但他是皇帝诶。
最不差的就是钱了。
刘彻刚想说朕有的是钱,就想起来匈奴好像还没完全赶出去呢。
好吧,他还是有一点缺钱的。
其他皇帝们:
你自己想看就想看,还要拉别人下水。
“还是还是算了吧。”言羽阳非常艰难的拒绝了,他感觉他再跟刘彻说下去,他的意志力马上就要被金钱腐蚀了。
“武帝,真这么想知道,朕告诉你啊。”李世民悠哉悠哉道。
一直在看汉朝的笑话。
他已经完全缓过来了。
言羽阳一听李世民说话,眉心就跳了跳,心里头涌上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刘彻不想跟李世民说话,刚刚李世民故作不经意实则很故意的挑拨他们汉室的关系他还记着呢。
刘彻不接话李世民也不恼,他施施然道:“朕要是没记错的话,武帝的墓早就被董卓挖了,尸体也被董卓扔去荒郊野岭了,想必到了帝师的时代,茂陵已经荡然无存了。”
言羽阳:
他就知道。
“什么?!”刘彻暴起:“董卓是个什么东西?!也敢来盗朕的墓??”
“冷静,你先冷静,其实你们汉室的墓除了刘邦的都被盗的差不多了,我这么说你有没有觉得好一点?”言羽阳试图安抚刘彻。
结果直接捅了马蜂窝。
“什么?!”
“都被盗了?!”
“一个不留?!”
“到底是谁干的!!”
言羽阳:
就说不去看帝陵是为你好吧
偏不信。
“那个,气大伤身,气大伤身,大家还是先冷静一下。”言羽阳看着一个比一个愤怒的汉室皇帝,心里叫苦连天。
“莫非真像唐宗说的那样,什么都不剩了??”
“有剩的,有剩的。”言羽阳赶紧安抚:“茂陵还在的。”
“那你带朕去看看。”刘彻提出要求。
言羽阳:
不是,这个他真办不到啊。
“这事”
言羽阳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彻打断了:“别说你没时间,也别说你没有钱。”
言羽阳:
那个
他想说的是他进不去。
“我说武帝。”言羽阳连尊号都叫出来了:“不是我不答应你,实在是我进不去啊。”
“你刚刚不还说茂陵好好的吗?怎么会进不去?”刘彻反问:“你刚刚都是是骗朕的?”
言羽阳:
“那我又不是盗墓的又不是考古的,我怎么进去。那搁你们古代,平头老百姓也不能没事就上皇帝陵寝里溜达吧,再说了,那帝陵现在都被保护起来了,我在现代就是一平头老百姓,我一没权二没势的,怎么进去溜达啊?”
“就远远的看一眼都不行?你们后世对帝陵防守得这么严密?”
言羽阳:
你早说你就是想在外面看一眼啊。
他还以为刘彻让他到墓里去看陪葬品呢。
“远远的看一眼当然行了,景点谁都能进去。”
“景点是什么?”李世民问。
“就是让大家游玩参观的地方。”
刘彻:?
后世人什么怪癖?
上别人墓地里游玩?
李世民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言羽阳他们都对唐三彩那么痴迷了。
在别人的墓里溜达参观好像也没那么奇怪了。
“这样吧,等国庆放假了,我带你去茂陵看看,行了吧?”言羽阳把这事答应下来,刘彻有了件稍微舒心点的事,也没那么生气了。
见言羽阳答应了下来,其他皇帝也有点蠢蠢欲动。
“帝师,反正你都去了,要不你领朕也上朕的帝陵去看看去看看呗?”这是赵匡胤。
“对啊帝师,去都去了,一块看看呗。”这是李世民。
“朕也想看看朕的帝陵是否完好无损。”这是嬴政。
“帝师,他们的你都去看了,朕的你也得去看看吧。”这是朱元璋:“总不能厚此薄彼,只看刘彻的吧?”
言羽阳:
嬴政、刘彻、李世民的墓还好说,至少都在陕西。
永昌陵和明孝陵一个在河南一个在江苏。
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
国庆总共就七天,难道他还得来个特种兵式旅游,就专门在各地皇陵跑来跑去吗,那他腿还不得走废了。
但朱元璋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言羽阳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不就是看帝陵吗。
反正不是看他的陵。
“那就等国庆的时候再说吧,到时候领你们一个个看。”
“帝师。”嬴政忽然有一点担心他的陵寝,汉朝皇帝的陵寝被人盗了个干净,不会他的也
“朕的骊山,是否”
嬴政话没说完,但言羽阳懂他的言外之意。
“秦始皇陵目前还没有被任何人打开过,是完好无损的。”
听言羽阳这么说,嬴政舒坦了。
嬴政是舒坦了,刘彻又不舒坦了。
那董卓放着秦始皇陵不挖,去挖他的茂陵?
“帝师,那董卓到底是什么人?!”刘彻语气凶狠:“敢挖朕的陵,朕要把他扒皮抽筋,然后再诛他九族!”
言羽阳:?
你也被朱元璋传染了?
“董卓也是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个典型代表了。不过董卓最后确实也没落得什么好,被吕布给弄死了。”
“东汉末年?是哪个皇帝在位的时候?帝师你赶紧告诉朕,朕要让后人把那乱臣贼子速速诛杀!”
“呃是刘协在位的时候”
刘彻:?
既然是这样,那没事了。
等会刘协还没诛杀董卓呢,先被董卓诛杀了。
“那我们继续说回汉灵帝,前面说到过,宦官发动政变后,窦太后和窦武被清出朝堂,这场政变也被称为“九月辛亥政变”,这场政变之后汉灵帝虽然开始亲政,但他同时也是一手缔造三国乱世的人。”
“汉灵帝虽然把前朝遗留下来的权宦都给诛了,但同时,他又提拔了一批新的宦官。而且,汉灵帝这个人,非常非常的不体察民情。本来东汉末年,士族就一味做大,垄断了人才。正好这时候,汉灵帝再把官一卖,士族们本就都是地方一霸,缺什么都不缺钱。不然之后司马睿跑南边去建立东晋,也不会被琅琊王氏掐脖子。”
“特别是在他卖官卖到第六年,还撞上了天灾,黄巾起义彻底爆发,没办法,为了平乱,汉灵帝再次给出去一项特权,允许地方招兵。本来军权这种东西,是应该牢牢地控制在皇帝手里的,这样才能保证中央集权,保证皇帝手上有足够的权力。”
“但俗话说得好,一步错,步步错。宋皇后死后,汉灵帝立何氏为后,加封何皇后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这时汉灵帝手里是有两股势力的,一股是他宠信的宦官,十常侍,另一股就是何氏外戚了。而其他的士族豪强呢,就在一边虎视眈眈。”
“而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前,汉灵帝还接手了汉桓帝的意志,兴起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好不容易尘埃落定以后,汉灵帝也翘辫子了,他也死得早,三十多岁就去世了。留下十四岁的少帝刘辩登基。”
“但好巧不巧的是,汉灵帝留下的十常侍和外戚何氏不对付,都想致对方于死地。”